本文作者:访客

京东与阿里的发展路径分叉,向左与向右的抉择

访客 2025-11-24 16:41:15 30602 抢沙发
京东和阿里是中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二者发展路径不同,呈现出向左和向右的发展趋势,京东注重自营和物流建设,打造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以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而阿里则更倾向于开放平台,通过整合生态资源,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发展机遇,两大巨头的发展方向不同,各具优势,共同推动中国电商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

临近2025年岁末,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商战热度不减,京东、阿里这两大电商巨头在发展业务APP方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01 京东向左,阿里向右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京东、阿里这两大电商巨头最近都各自释放和酝酿大招。不过,两者似乎在业务平台或APP方面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先看京东放的大招,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11月17日在三亚举办的京东品酒会上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正式上线。

至于京东要上线独立外卖APP的原因。刘强东说,初期很多人搜京东外卖发现没有独立APP,很多用户找不到京东的外卖入口,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把京东外卖APP独立了出来。

京东外卖APP终于上线,对经常点外卖的用户来说会更方便。外卖是京东今年猛然发力的新业务,外界预计京东会在外卖业务发展成熟时推出独立外卖APP,现在正式上线了,多少较市场预测提前了。

市场同时也关注的是京东以外卖为切入口,谋求更大的业务协同效应,更想发展本地生活业务版图。

同一天,京东还发布了京东点评,宣传称是其核心采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点评,与之配套推出了京东真榜,和美团的大众点评、高德扫街榜功能一致。刘强东还特别强调称,京东在点评与排行榜业务上的核心原则是永远不做商业化。

当天,京东还官宣正式推出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主打只用鲜奶,目前七鲜咖啡已率先在北京落地,正以每周新开3至5家门店的速度开展,预计在今年年底覆盖北京主要城区,是打算要和瑞幸、库迪抢生意。

再看阿里方面,阿里今年4月的最后一天宣布进入外卖大战,升级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设置了一级流量入口。

为了进一步发力本地生活业务。今年9月10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发放超10亿元补贴,高德地图发展凶猛,成绩卓越。

进入今年11月以来,市场更是多次传出阿里的外卖平台饿了么要更名为淘宝闪购的消息。《新品略财经》了解到,目前这些都是市场传言,更像是阿里想把淘宝闪购的战略地位再升一级。

可见,京东现在对新业务的打法是外卖推出京东外卖APP、点评业务推出京东点评,让相应业务都有自己的业务APP和流量入口,采用了分散打法。

而阿里方面,无论是升级淘宝闪购,还是后来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以及未来有可能会有新的淘宝闪购APP,更像是在一个业务APP上进行业务升级、整合和聚焦,采用了相对聚焦的打法。

很显然,在发展发展APP方面,可以概括为:京东向左,阿里向右,两者方向截然不同。

02 京东阿里,各有算盘

那么,再深入一层去研究和探讨,京东阿里之所以会在业务APP上采用不同的打法,其背后的关键就在于双方各有算盘,各有所需。

先看,京东之所以在上半年突然进入外卖市场,直接挑战美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传统电商业务上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京东需要新业务故事。

京东发力外卖业务看重的是外卖是一大用户高频次需求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通过补贴、优惠券等方式快速吸引用户使用,带来了新流量。

据京东日前发布的Q3财报显示,京东活跃用户数和用户购买频次均同比增长超过40%,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也突破了6亿,外卖用户转化:新用户同群组转化率接近50%,表明用户留存率较高。

尽管京东新业务仍在亏损,但至少在引流方面和平台活跃用户方面,京东实现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

很显然,现在京东外卖的探索期已经结束了,已经是常态化发展,京东也到了向市场讲出新故事的时候了,所以就有了现在京东外卖APP上线,以及未来会全面上线的京东点评。

京东的新算盘是在希望维护和留住现有京东主站用户APP的前提下,通过独立业务APP去吸引京东外卖的忠实用户和忠实粉丝,创造一波新流量。

未来京东发展点评业务,同样也是,想通过进入本地生活业务,进一步吸引和活跃C端用户,关键点同样是流量,流量的背后才是生意。

再看阿里方面,很显然阿里今年参加了外卖大战,发力闪购业务,做本地生活业务等,有很明显的聚合效应,那就是想打造一个个超级业务APP。

在发展电商和闪购业务方面,以外卖大战为切入点,升级淘宝闪购,阿里也同样做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淘宝闪购的活跃度明显持续上升,在用户规模、订单量及对平台整体增长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5年8月,淘宝闪购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QuestMobile数据显示,7月淘宝APP闪购入口月活峰值达3.7亿 。截至2025年10月,淘宝闪购中“点过外卖但未在电商下单”的新用户规模已超1亿,成为品牌拉新的重要增量。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量峰值达到1.2亿单,外卖市场日订单规模从5月份的1亿增长至2亿以上。在零售订单方面,2025年双11期间,淘宝闪购零售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2倍。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曾表示,我们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赢得了消费者心智。

同样,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9月10日上线首日,用户规模即突破4000万,23天内用户增长至4亿,今年国庆节期间,高德DAU 3.6 亿、扫街榜4 亿用户创纪录。

很显然,阿里通过对淘宝闪购、高德地图等战略业务平台APP投入相应的流量、补贴、优惠券等资源,短期内大幅增加用户数,提升了平台活跃度,产生了相应的交易额,相应的APP也变得更强大。

阿里很早就布局多元化业务体系,今年只是猛然发力,能快速形成聚合和流量倍增效应,而且综合效应越来越强。

京东此前以电商业务为主,在业务多元化方面不具备优势,今年才发力外卖,现在又要推出京东点评等,多元化业务布局越来越多,速度明显加快,很显然京东是想做一家综合超级互联网巨头。

03 最终目标只有一个

互联网巨头都有自己的巨大流量池和数以亿计的用户人群。

在传统电商时代,京东、阿里这样的电商巨头是PC电商时代和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代表互联网平台。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靠着低价和帮忙砍一刀的拼多多强势崛起,打疼了京东、阿里这样的老牌电商巨头。

后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启了直播带货和兴趣电商等概念,也都有各自的引流和流量打法。

互联网的商业竞争关键还是流量竞争,整体上互联网巨头们早就集体进入了存量时代,今年以来的外卖大战和闪购大战,京东、阿里、美团这三家主要竞争对手,都是想在存量池子里寻找新增量。

从互联网商业平台发展阶段来看,主要是分为三个阶段,而且反复交替及更新迭代,这一发展逻辑并没有改变。

第一阶段,互联网平台无论是推出新APP,还是发展现有APP,关键一点就是通过大额补贴去引流和吸引用户,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活跃平台数据。

三家互联网巨头愿意给出巨额补贴去引流和吸引用户,毕竟用户喜欢薅羊毛,哪家平台优惠券多,优惠力度大,补贴多,就会去多使用哪家平台。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台愿意以补贴扩大市场规模,实属难得,此举不仅属于商业投入,也直接刺激内需,对消费信心和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阶段,用户的留存率和长期使用活跃度等是关键。

当激烈的补贴大战和引流大战结束后,互联网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度就会降低,此时就需要关注用户留存率,最关键还是要看长期使用用户的活跃度等。

比如,进入第三季度,当京东外卖补贴力度减少,不少用户会持续关注淘宝闪购或者是美团,这也是很正常的用户行为现象。

所以,互联网平台就需要不断讲出新故事,搞营销、做活动、给补贴、撒优惠券等。

第三阶段,在存量中持续找到新增量的市场动作永远都是进行时,而此时更加考验的是互联网平台的持续运营能力。

比如,现在京东外卖推出了独立的APP,甚至未来不排除也会做出京东闪购的APP。再比如,市场多次传言但目前并未落地的淘宝闪购,至今没有官宣,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淘宝和饿了么方面在进行的灰度测试或者内测,或待未来时机成熟后才会正式对外官宣。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各大互联网巨头都是在存量池子里找新增量,归根到底的一点是,不仅要守好原来的基本盘和流量池,更重要的是要做出平台的差异化才是关键,但这一点却很难。

三大互联网巨头在外卖业务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和资源,相应的数据已经体现在了各家的财报数据中,亏损如何补回来,减少的收入如何找回来,还得加油,未来各家会拿出更多,甚至远超过市场预料的新动作也不足为奇。

在APP业务发展策略上,京东向左,阿里向右,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未来的互联网商业竞争中,找新增量、讲新故事、与时俱进、赢得竞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6001.html发布于 2025-11-24 16:41: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60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