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与谷雨争相追捧的神奇功效成分,展望2025年
到2025年,珀莱雅和谷雨等品牌纷纷争夺某一功效成分,这一成分可能具有独特的美容效果,引发了各大品牌的关注,珀莱雅和谷雨等品牌在化妆品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他们都在寻找新的创新点以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一事件反映了美妆行业对新技术和成分的持续关注和发展趋势。
文 | 化妆品观察
据美修大数据,今年1-10月共计注册备案了42.2万个新品,同比下跌10%。在整体推新节奏放缓、品牌策略更趋谨慎的大背景下,美白(+2.4%)、抗衰(+8.9%)与头发护理(+6.7%)三大赛道新品依然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的需求韧性。
这背后,是依然广阔且持续增长的蓝海市场。
第三方数据表明,今年1-10月在主流电商平台(淘宝+天猫+抖音+京东)上,“祛斑美白”类产品GMV达281亿元,同比增长55.3%;“抗皱紧致”类产品GMV达959亿元,同比增长34.6%;“头发护理”类产品GMV达526亿元,同比增长18.9%。
放眼未来,增长空间依旧可观:预计到2026年,中国美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740亿元;2027年,洗护发市场体量或将攀升至827.9亿元;而到2030年,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786亿元。
市场广阔而入局众,“成分”依然是品牌破局的核心武器。《化妆品观察》围绕美白、抗衰、头发护理三大高潜赛道,梳理出备案端最受品牌青睐的热门功效成分,希望为行业同仁带来兼具洞察力与前瞻性的参考。
美白成分TOP10: 烟酰胺霸榜,红没药醇逆势增长
在“一白遮百丑”的传统观念驱动下,美白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黄金赛道。随着入局品牌激增、竞争进入白热化,一场关于“成分”的激烈内卷正在上演:
- “烟酰胺”稳居第一
纵观近两年的榜单,不难看出,头部成分格局稳定,“烟酰胺”“柠檬酸”“积雪草提取物”“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牢牢占据前四的位置。其中,今年1-10月添加“烟酰胺”的新品数多达6.6万个,稳居美白热门成分榜TOP1。
得益于宝洁的市场教育及普及,“烟酰胺”几乎与美白画上等号。作为“美白常青树”,截至目前,添加该成分的品牌多达3.3万个,含有该成分的产品超30万个。典型如,珀莱雅今年推出的53个新品中含有“烟酰胺”的就有16个,其明星「珀莱雅双抗焕白净亮」系列,主打成分就是“烟酰胺”。
- “红没药醇”冲进TOP5
相较去年同期,“红没药醇”以2万个新品量取代“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跻身TOP5。
值得一提的是,在备案大盘下跌的背景下,上榜成分相关新品数也同比下跌,而红没药醇是唯二逆势增长(+4.5%)的成分,说明品牌对兼具美白、修复功效成分的青睐。
据美修数据,截至目前,使用“红没药醇”的品牌有1.7万个,近一年环比下滑了16%,但使用该成分的工厂超3000家,含有该成分的商品达8.5万个,近一年环比微增了2.85%、6.45%。
可以说,“红没药醇”虽不及其他明星成分那般耀眼,但它却是经过长期验证有效的可靠成分。
- VC、VA类成分热度更迭
除了“红没药醇”,冲榜成功的还有“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以6000+新品量跻身TOP9,较去年同期热度明显上升。同为VC家族一员,“3-邻-乙基抗坏血酸”地位稳固,排名不变。而在VA家族中,“视黄醇棕榈酸酯”热度下降,去年同期还跻身TOP10,今年已跌出TOP10榜单。
另一个无缘TOP10榜单的是“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去年同期还凭借8000+新品跻身TOP8,今年已悄然隐退。把时间线拉长,截至目前,使用该成分的品牌及含有该成分的商品均呈双位数下滑,近一年环比下跌了27.74%、17.97%,也就是说,“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的热度正在消退。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概况(截自美修大数据)
- 天然植物成分受青睐
TOP10榜单中,植物提取物占据3席,“积雪草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油橄榄叶提取物”热度不减,常居榜单。
植物成分风头正盛,得益于消费者对天然无刺激、安全有效成分的追捧,而品牌也希望通过成分的名贵性和珍稀性来凸显品牌价值感,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特色植物资源旗帜鲜明的支持,也给其崛起添了一把火。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添加“积雪草提取物”的新品,珀莱雅推出了3个,谷雨则一口气推出了28个;“油橄榄叶提取物”,则出现在珀莱雅、谷雨、袋鼠妈妈的新品系列中。
抗衰成分TOP10
- 玻色因热度高,胶原依旧扛打
1-10月,在整体备案量回落的背景下,添加“抗皱紧致”TOP10成分的新品数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8%至13万个,显然,抗衰市场热度不减,且聚焦的成分更为集中:
- TOP4阵营稳定
相较于去年同期,TOP4名单并无二致,只有些许排名变化,“透明质酸钠”仍跻身TOP1,断层领先;“烟酰胺”由去年第三名跃升至第二名,“乙酰基六肽-8”则由第二名跌至第三名。
凭借卓越的抗衰口碑,“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俗称“玻色因”)稳居榜单TOP4。作为一种木糖衍生的糖蛋白混合物,“玻色因”在欧莱雅集团的长期市场教育下,其抗皱紧致功效已获得广泛认知。随着其原料专利解禁,玻色因的应用全面“开闸”,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 “可溶性胶原”冲进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精氨酸”“海藻糖”跌出榜单,而“可溶性胶原”“角鲨烷”跻身TOP10。
其中,“可溶性胶原”不仅首度上榜,还以超1万个新品量跻身TOP6。
公开资料显示,“可溶性胶原”泛指水溶性的胶原蛋白,包含动物组织提取的胶原蛋白,和通过生物制造技术获取的重组胶原蛋白两大类,是抗衰护肤中针对“皮肤结构性松弛”和“深层皱纹”的高效成分。
鉴于其功效显著,品牌纷纷布局,「丸美重组胶原蛋白抗皱修护轻盈霜」「韩束赋活丰盈光透精华液」「欧诗漫胶原紧致修护精华液」等热门新品背后,都可见“可溶性胶原”的身影。
- 舒缓修护类成分崛起
今年以来,添加“泛醇”“尿囊素”的新品均超过1万个,再次位列榜单。二者兼具保湿、舒缓与修护多重功效,不仅能提升肌肤耐受力,更能与视黄醇、胜肽等抗皱活性成分协同增效,实现1+1>2的多维护肤效果,且符合当下“温和高效”的护肤理念。
“泛醇”“尿囊素”能成为榜单常客,反映出在抗皱紧致的配方哲学中,舒缓与修护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护发成分TOP10:
- 天然草本抢占市场,头皮护肤化盛行
当前消费者的头发护理需求已高度细分,从去屑、防脱等基础功效,到染烫修护、感官体验,范围不断扩大。而备案端热门成分的走向,则清晰地揭示了下一阶段的创新焦点与发展趋势:
- “柠檬酸”断层领先
“柠檬酸”“泛醇”“水解角蛋白”“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精氨酸”“姜根提取物”稳居前六,形成头发护理榜单的核心阵容。其中,“柠檬酸”相关新品超1.5万个,再次断崖领先。
这一地位的奠定,一方面源于其卓越的控油去屑实力,可有效调节油脂分泌;另一方面,则源于“柠檬酸”呈弱酸性,可以充当抗菌剂和PH调节剂。
- “护肤级护发”方兴未艾
作为常见去屑剂,“吡硫鎓锌”因为在欧盟被禁,在国内洗护发市场也开始偃旗息鼓,跌出榜单。取而代之的是“透明质酸钠”,不仅入榜还冲上TOP7。
“透明质酸钠”因其低敏亲肤、保湿性能上佳,而成为各类护肤品中的常客。如今则被广泛应用于头发护理产品中,以提升头发的水润度和光泽感。典型如,「巴黎欧莱雅玻尿酸闪充水养润发乳」「三森万物玻尿酸修护弹韧发膜」,都主打“透明质酸钠”。
无论是“泛醇”稳坐TOP2,还是“透明质酸钠”冲榜成功,都说明了一点,人们对头发护理的需求,正从清洁、去屑向舒缓、养护的头皮养护升级。
- 天然草本占据4席
TOP10榜单中,植物提取物占据4席,“姜根提取物”“人参根提取物”“何首乌根提取物”稳居榜单,“何首乌提取物”取代同为防脱明星的“侧柏叶提取物”,跻身榜单第10名。
公开资料显示,“何首乌根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均提取自蓼科植物何首乌,具有防脱、乌发的功效,在洗护类产品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霸王首乌固发洗发液」「滋源氨基酸生姜健发洗头水」等热销产品中,都不乏何首乌的身影。
总而言之,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红海,以成分创新驱动,构建令人信服的功效叙事,仍是品牌实现差异化、割开市场缺口最锋利的武器。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6007.html发布于 2025-11-24 16:42: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