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王登基,科技大反攻的序幕拉开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代AI“新王”正在崛起,引发行业内的大反攻,这一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AI技术的智能化、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趋势预示着AI将成为未来科技领域的主导力量,引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11月25日,全球AI科技板块大反攻!
AI“新王”登基?
美股方面,科技股全线拉升,特斯拉涨6.8%,亚马逊涨2.5%,Meta涨3.2%,苹果涨1.6%,英伟达涨2.0%,甲骨文涨0.7%,微软涨0.4%。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一大涨6.3%,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
谷歌本月发布的Gemini 3模型主要在TPU芯片上训练,表现已接近甚至超越OpenAI的ChatGPT,这一技术突破令投资者重新评估AI芯片市场格局。谷歌股价单日飙升6.3%至318.58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累计涨幅达68%。更重要的是,谷歌正利用其在AI模型领域的最新突破,向Meta等大型客户推销在自有数据中心部署TPU芯片的方案。
谷歌AI大模型升级,引爆A股谷歌链,CPO概念全线爆发!
德科立、长光华芯20%涨停,光库科技一度触板,太辰光、长芯博创涨超10%,中际旭创涨近5%。
港股方面,港股三大指数连续第二日反弹。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11.66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超56亿港元。大型科技股助力大市强劲上涨;百度集团上涨4.56%,小米集团上涨4.35%,快手、阿里巴巴、网易、美团、腾讯等均收涨。阿里巴巴成交额为232.18亿港元,小米集团成交额为127.95亿港元,腾讯控股成交额接近百亿港元。
AI算力再迎重要催化
消息面上,AI算力再迎重要催化。
海外方面,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一项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的全新国家计划“创世纪计划”。声明表示,该命令指示能源部创建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平台,整合美国超级计算机和独特数据资产,以生成科学基础模型并为机器人实验室提供支持。
此外,近日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Amin Vahdat日前在全体大会中表示,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并在未来4到5年内额外实现1000倍的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AI服务需求。同时,Meta Platforms据悉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的TPU,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相关硬件需求。
分析来看,市场炒作逻辑在于谷歌AI算力扩张计划带来的光通信产业链需求爆发预期。谷歌提出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未来4到5年实现1000倍增长,将直接拉动光模块、光器件等核心硬件的采购需求,叠加Meta拟斥资数十亿美元采购谷歌TPU,进一步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对光通信设备的依赖,行业增长逻辑获资金高度认可。
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其中云智能集团收入398.2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阿里巴巴第二财季调整后净利润103.5亿元;中国电商事业集团收入1325.8亿元,同比增长16%。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涨超4%。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我们正处于投入阶段,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我们在这些领域大力战略投入,AI+云、大消费两大核心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旺盛的AI需求推动云智能集团收入进一步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消费领域,即时零售规模扩大、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实现快速增长。”
后市如何?
近日,伴随着“AI泡沫”担忧加剧,美国科技股持续遭到猛烈抛售。在此背景下,一位华尔街分析师最新喊话,中国的人工智能股票值得一看。
管理着6.6万亿美元资产的瑞银全球财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美洲区资产配置主管Jason Draho日前表示,中国科技板块提供了一种颇有吸引力的方式来平衡美国科技股持仓——眼下美国科技股估值过高,投资者对此疑虑正逐渐升温。
但Draho表示,尽管中国科技股的绝对估值低于美国科技股,但相对于其自身历史水平有所提升。他指出,中国股市当前的预期市盈率为14倍,而一年前约为11倍。尽管如此,基于基本面因素,Draho仍看好中国科技股,并将其作为对冲美国科技股风险的良好手段。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科技股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其估值相对美国科技股更低。“许多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的估值仅为美国科技股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却推出了足以与美国 AI 产品抗衡的竞品,”锐联财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s)创始人Jason Hsu表示。
兴业证券称,11月以来,受美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近期A股与港股的波动也随之加剧。但往后看,海外冲击影响下中国资产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中国资产有望凭借自身独立逻辑迎来修复。
有机构表示,港股科技近期回调较多,在风险偏好回落下对正面催化敏感度下降,流动性环境改善后仍有重估机会。
凤凰网港股综合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6114.html发布于 2025-11-26 16:48: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