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一哥安克冲刺港股,特朗普助力引热议,召回门与现金流挑战待解
特朗普效应下的安克冲刺港股遭遇挑战,被称为“充电宝一哥”的公司陷入召回困境和现金流压力之中,面临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召回风波,公司需解决现金流紧张局面,以应对市场考验。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作者丨DW
2024年8月,特朗普在与马斯克的直播对谈中使用的一款充电宝,意外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安克创新的“高光时刻”。这款在美国售价89.99美元的热销产品,其母公司如今正加速推进港股上市计划。
(图源:吴晓波频道)
近日,安克创新发布公告,正式宣布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H股,寻求“A+H”双重上市。
然而,风波早已显现。在2025年9月,安克创新因涉嫌逃税和产品安全问题引发美国调查,导致股价暴跌15%,市值蒸发超百亿。截至11月20日收盘,安克创新A股总市值为555.03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正深陷产品质量危机: 安克创新因电芯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充电宝。仅6月一次在全球召回超186万台充电宝,中国市场涉及7个型号约71.3万件,美国市场更达115.8万台。
这家由前谷歌工程师创立的消费电子巨头,在风光的上市征途上,正面临着一场关于产品质量与品牌生存的考验。
01 打工人的“梦中情司”,“撒钱狂魔”阳萌
将时间拉回来看,安克创新出海故事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成功范例。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湖南企业,从亚马逊起家,通过深度绑定电商平台,将充电宝、数据线等数码配件卖向全球,并成功孵化出Soundcore(音频)、eufy(智能家居)、Nebula(智能投影)等多个子品牌,实现了从“单品冠军”到“品牌矩阵”的跨越。
然而,让安克创新在圈外走红的,是其“中国好老板”的形象。
(图源:官网)
起因是2025年年初一张内部会议照片流出。照片显示,公司2024年拿出8亿元用于奖金分红,年薪破百万元的员工多达494人,其中70%是一线员工,包括110多位“90后”。
面对外界热议,公司官方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以当年超15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创始人阳萌拿出了半数以上的利润与员工分享。
这一举动使其被冠以“撒钱狂魔”的称号,公司也成了无数打工人向往的“梦中情司”。
阳萌的个人履历堪称精英范本:1982年出生于长沙,17岁考入北大计算机系,后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毕业后即加入谷歌担任工程师,年薪近200万元。
创业的契机源于一次个人经历,他想为笔记本电脑更换电池,却发现市场只有昂贵但可靠的原装电池,或廉价但劣质的第三方产品。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空白。
2011年,阳萌创立安克创新的前身,起初也走的是贴牌转卖的传统外贸路子,但幸运地踩中了电商崛起的风口,产品迅速冲上亚马逊销量榜首。但他不满足于简单的“倒买倒卖”,而是选择回到长沙,拉来一批前谷歌同事组建研发团队。其豪华的创始团队配置,一度被网友调侃为“杀鸡用加特林”。
正是这次转型奠定了安克的技术壁垒。自研充电宝产品凭借出色的设计与过硬的质量,获得了亚马逊的流量扶持,很快成为该平台“全球排名第一”的充电品牌。
2020年8月24日,安克创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被誉为“跨境电商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21.44%,阳萌夫妇身家一度飙升至287.88亿元,问鼎创业板注册制首富。
02 “召回门”风暴:一次产品质量的“压力测试”
为摆脱“充电宝一哥”的单一标签,创始人阳萌于2020年系统性地提出“浅海战略”:避开手机、电脑等“深海”红海,聚焦充电、储能、安防、影音等规模中小的“浅海”品类。
这一战略初期驱动了新品类的急剧扩张,但五年后却迎来创始人自己的低头认错。2025年9月,阳萌公开承认,过去五年专挑小品类、轻投入的赛道“现在问题不少”。
问题的集中体现,便是规模空前的产品召回事件,堪称一场烧到眼前的“近火”。
风暴从2025年6月开始发酵,安克在中美两国召回超过187万台存在“自燃风险”的充电宝。
随后的几个月,危机持续升级:7月,畅销的“Anker 625”充电宝因过热风险被主动召回;9月,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当时已接获33起火灾爆炸报告;10月,日本子公司再次召回约52万台产品,原因直指锂电池制造缺陷。若消费者继续使用,存在明确的起火安全隐患。
(图源:官网)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统计显示,2025年以来安克创新全球召回产品总数已超238万台,直接成本预计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这场危机体现了安克创新的两大软肋。其一,是“微笑曲线”下的品控危机。公司采用的代工模式虽降低了成本,却削弱了供应链管控力。面对媒体追问,安克不得不承认“没有及时识别出电芯来料问题”,也“不具备拆解电芯分析材料的能力”,暴露出其在核心环节的监控缺失。
其二,是多元化扩张的管理失速。“浅海战略”驱使产品线延伸至音频、智能家居、3D打印等多个领域,技术复杂性与供应链管理难度呈指数级上升。根据安克创新官方所述,公司已陆续关闭了10个产品团队,而新推出的3D打印机也因质量风险被迫延迟发货,显示出其在驾驭新品类时的力不从心。
危机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尽管充电宝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已降至约10%,但公司在扫地机器人等新赛道面临石头科技、科沃斯等强大对手,突围艰难。
阳萌在2024年曾反思:“过去十年我们本质上是延长线思维.。安克创新做了很多不错的产品,但没有真正开创性的产品、开创性的技术。”
03 现金流出、存货猛增,安克创新赴港IPO能解“海外依赖症”?
即便面临挑战,但是安克创新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面临质量风波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仍达210.19亿元,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9%和31.34%。
(图源:公告)
然而,亮眼的业绩背后是公司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结构性风险。其境外收入占比已连续三年超过96%,这一业务模式使其对全球贸易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并已反映在财务数据上。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52.38%。安克创新在规模与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造血”能力却骤然收紧。
(图源:公告)
另一方面,存货激增。2025年前三季度,安克创新存货余额达61.47亿元,较年初增长90.11%,部分原因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而主动备货。
(图源:公告)
境内外业务盈利能力逐渐分化。2025年上半年境内业务毛利率降至22.51%的上市以来最低点,而境外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5.54%。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安克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缓冲以应对贸易风险的战略选择。只是,经营现金流的显著压力与产品质量管控问题,成了公司在高速扩张期的核心风险。
港股IPO能否为其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并转化为长期竞争优势,尚需市场和时间给出答案。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5887.html发布于 2025-11-22 16:40:4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