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评|治理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水电气要有明白账

据央视新闻报道,针对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最近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整治行动,其中不少地方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
水电气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一日三餐、万家灯火,都与民用“三表”息息相关。据统计,目前全国在用电能表达6.6亿只,水表3.2亿只,燃气表2.6亿只,可谓家家户户天天都要用到。
然而,一直以来,围绕水电气表的走字,不少群众心里有疑惑:一是计量是不是准确的问题;二是是否存在乱收费的问题;三是水电气这么大的企业,个体维权、较真有胜算吗?
去年4月,重庆燃气集团被曝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此事引发普遍关注,重庆燃气集团也曾表示将迅速整改。但据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2月14日通报,今年1月以来,仍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经查,该集团并未深刻汲取教训,整改工作流于形式,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
结合前述背景,这一轮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启动整治行动,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也是对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令人期待。
此番多地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是一项主动作为的积极举措。水电气计量收费有没有异常,尽管可能牵涉到复杂的技术手段、计量方法等,但却绕不开老百姓的具体生活感知。日子是一天天过的,老百姓对每月的费用也有一个“同比”的考量。特别是,当很多人的反映都指向某一类普遍问题时,实际上已经指明了调查处理的方向。
也因此,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老百姓有地方反映问题,哪怕只是一些未必专业的疑惑,也会帮助监管部门校准目标,深入核查,进而发现潜在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
当然,从监管主体讲,不仅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计量不准、收费混乱等问题,还应该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响应体系。比如不能总是在出事后才调查,而是应该把工作做在事前、事中;再如不仅要严厉惩戒违规行为,也要督责整改落实,一件事盯到底。
事实上,市场监管总局此前也表示,将加强民用“三表”从生产、安装到使用的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民用“三表”未检定安装使用、破坏计量准确度、利用民用“三表”进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
此外,考虑到水电气属于自然垄断的公共事业,既有垄断环节,也有竞争性环节,有必要持续推进改革。正如专家所言,政府部门要把垄断性环节经营好,管理好,不能让垄断性环节向更大范围延伸。要把能够放开的竞争性环节尽快、尽可能放开,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水电气就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血脉,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关乎千行百业的营商环境。有关各方应该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驰而不息治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降低群众的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