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全员停工!亲儿子团队解散,长城项目面临终结?
近日有消息称某公司全员不再上班,疑似原地解散,“亲儿子”项目也受到影响,此事引发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长城项目的终结,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澄清和证实,这一事件对于相关公司和项目的影响尚不确定,需进一步观察。
来源: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在“没有公告、没有解释,只有HR口头传达”的情况下,由长城控股的智驾公司毫末智行突然通知全员,自11月24日起全员无需到岗打卡上班,赔偿方案尚未公布。
相关报道称,部分员工的劳动合同月底到期,公司不再续签,也无补偿,并要求员工主动离职否则不给离职证明;长城也暂时没有对员工的解决方案,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多个场合谈及对员工的各种需要妥善安置。
这家成立于2019年、巅峰期员工超千人的长城系企业,新近动态令人唏嘘,引发外界对于其原地解散的猜测。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目前毫末智行约有200余名员工,对于停工后会发生何种调整,公司内部也没给出具体说法,可能是完全解散,也可能只是暂时停工,但复工日期还不清楚。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毫末智行前身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前瞻部,曾是国内首个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及智能硬件三大领域。
早期毫末智行曾获得长城汽车、美团、高瓴创投等机构投资,累计融资规模约20亿元,2021年A轮融资后,毫末智行估值超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估值曾一度冲上百亿。公司核心产品HPilot系统搭载超20款车型,2024年用户智驾里程突破2.5亿公里。
2023年10月,毫末智行发布了HP170、HP370、HP570三款千元级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主打性价比,预计将在2023年和2024年先后上车。但此后毫末智行的城市NOH始终不见实质性后续进展,多次跳票。
面对“亲儿子”不及预期的进度,长城汽车选择引入外部供应商元戎启行,主要为长城提供端到端智驾技术方案,全新蓝山、全新高山的辅助驾驶技术方案都源自元戎启行。
全新蓝山上市发布会上,魏建军面对员工说长城智驾是第一梯队时,称“把梯队去掉,我们现在就是第一。”侧面反映出公司高层对“补位者”元戎启行的认可,毫末智行地位岌岌可危。
某种程度上,新款蓝山的销量成功加快了元戎取代毫末的进度。新款蓝山上市当日,24小时大定突破8571辆。去年12月,全新蓝山实现单月销量8057辆,同比增长200%以上。
资本方面动态传递的信号更为清晰,元戎启行在去年11月拿下由长城汽车集团独家投资的1亿美元C轮融资。长城押注元戎的意图已然明显,外界普遍认为毫末遭遇冷落。
不仅业务进展疲软,毫末智行的崩塌在内部组织震荡上也有迹可循。据媒体报道,2024年11月,公司削减职能部门,研发技术人员也已经被影响,主要是针对低绩效的技术末位淘汰。彼时公司尚有资金,赔偿方案以N+1的标准向被裁员工提供赔付,同时没有要求员工当天走人,而是给了一周左右缓冲时间。
但2024年末尾,公司仍未迎来转机。当年年终奖之前只发了70%,高管当时的说法是剩余的30%会在今年8月发放。
情况随后急转直下,多位高管离职转投其他公司,包括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智行品牌官王佳等人。CEO、董事长、人事等高管被多名员工接连在公司大群内@讨要欠发的年终奖,并得到了数十位员工的声援,但高管们一直未作出回应。信任危机由此加剧。
到了今年10月底,紧张态势进一步升级。媒体报道指出,公司现金流十分紧张,按此前的发薪方案,10月25日应该发放9月的工资,但一直到10月30日下班前仍未发放。大量员工不再相信公司,部分员工选择和公司对簿公堂。最终,公司拖至10月30日下班时间才发放工资。
员工期待毫末以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制定并执行安置方案。如果陷入困境的毫末力有未逮,外界期待长城能作为坚强后盾介入。
参考报道: Stronger Tang:明星智驾独角兽“全员放假”,毫末智行“倒下”始末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6023.html发布于 2025-11-24 16:44: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