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成首席科学家引发人民热评,为何有人能浑水摸鱼?
人民热评:一位被指浑身是假的“南郭先生”成为首席科学家引发社会热议,其专业能力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却因其背后的关系网络获得了重要职位,这种现象引发公众对科研领域公正性的质疑,提醒社会需加强对科研评价体系的监督与改革,确保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发布消息称,针对该校教师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并解除聘用协议。该高校还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从通报看,郭某造假确有实锤。此前,他被举报涉嫌学历造假、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还被指仅有高中学历,却堂而皇之地进入高校担任学术要职。
从校方等机构发布的简历看,郭某头顶无数光环,令人眼花缭乱。问题是,郭某履历涉嫌造假。有媒体证实,他以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是假的;所谓“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的身份,是假的;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提出“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理论,是假的;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是假的……一言以蔽之,郭某浑身是假,含金量颇高的简历是包装出来的。
世上从不缺少骗子,也不乏学术骗子。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正是为了捞资源、取名利。但像郭某如此胆大,造假程度如此之甚,还是令人有些愕然。
更令人费解的是,郭某的很多造假颇为低级,一查便知,比如冒名陕西省高考状元,着实拙劣,为何一直未被证伪?如此一身是假的伪专家,是如何进入堂堂高校被视为香饽饽的?仅有高中学历,却长驱直入“混”进高校并担任首席科学家,究竟是郭某胆子太大还是相关机制漏洞太大?
据报道,郭某被引入江苏科技大学,已有两年之久。在引进之前,有无精准查证?在引进后,有无真正考察?俗话说,“纸包不住火”,而郭某长达两年没有露馅,一直滥竽充数,谁该承担责任?
高校延揽人才是常态,求贤若渴是好事,但不能拣到筐里都是菜,也不能把“南郭先生”当成宝贝。如果不分妍媸,一见光环照人就奉为大咖,必然后患无穷。
就目前而言,郭某事件仍有很多疑问待解。涉事学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随着警方介入,真相或将逐步呈现出来。学术不端、履历造假,绝非“关起门来的家事”,一旦涉及违法犯罪,就必须接受法律的审视与制裁。
“篱牢犬不入”。反思郭某事件,从源头上汲取教训,方为要务。比如引进人才时,严谨的引进流程不可或缺,多重关卡的精密筛查是应有之义,深入的背景调查、广泛的同行评议不能流于形式。对于有海外经历的学人也不能缺乏行之有效的核实手段。否则,“南郭先生”就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滥竽充数。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持源头治理,筑高人才引进的“防火墙”,是确保招到真人才的前提。完善全流程监督机制,才能挤压造假空间,让投机取巧者无处遁形,才能真正守护学术纯洁
来源:@人民网评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5772.html发布于 2025-11-20 16:43: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