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米抢占空调市场,高盛分析,美的展现韧性,格力面临挑战

访客 2025-09-16 16:05:56 37115 抢沙发
据高盛报告,小米在空调市场中抢走了约10%的份额,引发市场热议,美的集团展现出韧性,其市场份额并未受到较大影响,相比之下,格力电器可能面临较大冲击,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也预示着未来空调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高盛认为小米正在中国空调市场发起新一轮攻势,预计中期内市场份额将提升至约10%。

追风交易台消息,9月15日高盛研报指出,中国家电市场的“鲶鱼”小米正在空调领域掀起波澜,预计2026年市场份额将提升至约10%。这场竞争的本质并非单纯的价格战,而是供应链、制造、渠道和生态系统效率的全面对决。

研报分析认为,美的集团凭借其全球领先的制造优势和持续优化的渠道效率,被视为最具韧性的参与者,甚至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

相比之下,高度依赖国内空调业务、产品溢价最高且应对策略相对迟缓的格力电器,被高盛认定为最易受冲击的巨头,并因此将其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小米则凭借其生态系统和分销效率,有望成为稳固的第二梯队领导者。简而言之,市场正在奖励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玩家。

新战场:小米重拳出击,搅动高利润空调市场

中国分体式空调市场长期以来是一个“香饽饽”——市场高度集中,龙头企业享有高利润,供需平衡。

从2019年到2024年,该行业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而制造商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则高达8%,总利润池从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20亿元人民币。

头部企业美的和格力的毛利率显著高于第二梯队企业,这得益于其在制造环节的优势以及更高效的分销网络。美的和格力在2024年合计占据了68%的收入和惊人的91%的行业利润。

然而,自2023年起,小米发力空调市场。

这背后既有小米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考量,也在于其看中了这块巨大且稳定增长的利润蛋糕。小米的策略非常清晰:以高性价比的入门级产品为突破口

数据显示,在2023年和2024年,售价低于3000元的产品占小米线上销售额的比例分别高达75%和66%,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2%和39%。

凭借这一策略,小米线上市场份额从2023年1月的7%飙升至2024年12月的15%。

巨头反击:美的、海尔积极应战,格力反应迟缓

面对小米的迅猛攻势,传统白电巨头的反应出现了分化。

美的、海尔和海信重新设计入门级产品,并通过旗下大众市场品牌(分别为华凌、Leader、科龙)推出了在价格和功能上与小米不相上下的竞品。

这一主动反击有效遏制了小米的扩张势头。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以来,小米的线上份额基本稳定在15%左右,而同期美的和海尔的份额则分别从32%和12%提升至37%和14%(截至2025年6月)。

相比之下,格力的产品和定价策略显得不够积极。

结果是,其线上份额在2023-2024年持续流失后,于2024年12月的18%略降至2025年6月的17%。

竞争本质:供应链效率 vs. 分销效率的全面对决

高盛指出,这场竞争表面看是价格战,但其核心是整个产业链效率的对决。双方都试图通过提供最佳性价比产品来赢得市场份额:

传统巨头的护城河

  • 以美的为首的传统巨头在供应链和制造效率上拥有深厚壁垒。这体现在其更高的毛利率(GPM)、规模经济、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对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持续投资。
小米的核心优势
  • 小米的竞争力在于其分销效率和生态系统赋能。它主要通过线上销售,减少了分销层级
  • 同时,庞大的现有用户基础降低了获客成本。尽管线上渠道仅占空调总销量的一半,但小米已计划通过轻资产模式扩展线下“小米之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已达17000家),以配合其高端化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在弥补自身的短板。

小米正通过在武汉建设首个工厂来提升制造效率,该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公司还致力于提高垂直整合度,包括自主设计冷凝器和蒸发器、投资三花智控等。

另一方面,美的则在不断推动渠道改革,特别是线下渠道。美的减少SKU数量,统一线上/线下SKU,线下经销商/零售商无需承担高库存和相应的仓储/物流成本,这些功能由美的安得物流集中承担。

情景分析:美的最具韧性,格力最易受冲击

高盛构建了四种情景来测算竞争带来的影响。

在“基本情景”中,高盛预计:

  • 小米将凭借效率优势推出比市场均价低7%的同功能产品,最终在2026年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
  • 为保持竞争力,整个行业的价格将被迫下调,导致行业总利润比2024年下降6%。

在这一情景下,不同公司的表现或有所不同:

美的集团(最具韧性)

  • 凭借其强大的议价能力和高效的渠道,高盛预计美的能够将大部分降价压力传导给供应链和分销商。其市场份额的增长将足以抵消价格下降的压力,从而实现利润的温和增长。
格力电器(最易受冲击)
  • 首先,其业务高度集中于国内分体式空调市场,2024年该业务贡献了公司51%的收入和56%的利润(相比之下,美的仅为21%/29%)。
  • 其次,格力的产品拥有高达29%的行业最高溢价,使其在价格战中更容易成为目标。
  • 最后,其分销商的10%利润空间本已低于同行的14%,进一步压缩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格力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利润损失。

总而言之,小米的入局正迫使空调行业进入一个效率为王的时代。对于投资者来说,辨别出那些拥有核心效率优势并能积极适应变化的公司,将是穿越这场行业变局的关键。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1146.html发布于 2025-09-16 16:05:5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711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