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行中少见!农行Q1营收、利润为何能逆势增长?

截止昨日四大行一季度财报已悉数出炉,在工行、建行、中行等利润下滑情况下,农行营收和利润均实现正增长,这种表现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4月30日,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上市中大型银行中,一季度营收利润双正增长的银行不多,农行作为国有大行,营收利润增速延续正增长是难得的表现,核心得益于其他非息逆势高增长继续对业绩形成正贡献。
报告称,一季度债市调整,银行业其他非息普遍承压,不少银行明显负增长,对营收业绩形成拖累。但是农行其他非息增速不降反升,25Q1 其他非息增速 45.3%,较 24 年全年增速(26.3%)进一步上行。
来源:iFind,招商证券
非息收入逆势增长的神奇操作:精准择时的战略布局
农行一季度非息收入逆势增长,堪称市场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发生在债市调整背景下。一季度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了43BP,原本应对银行资产估值形成压力。众多大中型银行的确也因此出现其他非息收入负增长。
招商证券认为,债市调整情况下,其他非息逆势高增说明农行可能在一季度利率低点时进行了兑现,一方面实现了 OCI 浮盈进入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减少了债市调整导致的浮亏幅度
数据显示,2024年末农行TPL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余额0.51万亿元,OCI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余额3.43万亿元,两者合计3.84万亿元。若按2年平均久期计算,理论上债券投资应浮亏约330亿元。
然而,农行实际结果显示,其投资净收益+71亿元(同比多增3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9亿元(同比少3亿元)、其他综合收益-216亿元(同比少168亿元),三者合计-105亿元(同比少136亿元),明显低于330亿预估浮亏幅度,证明农行择时操作取得了成效
规模降速固成果:主动控制资产增速与结构
招商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农行在资产负债表管理上同样展现出独到之处。
2025年一季度末,农行总资产增速降至6.3%,为六大国有银行最低,主要源于两方面主动调整:
一是大幅压降了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等同业资产;二是金融投资增速从2024年末的23.5%降至一季度末的12.7%。
这些调整与贷款业务形成对比,农行贷款增速维持在10%左右的中高增速。
这表明农行资负择时摆布主要通过同业和金融投资实现,这一策略使其在资产定价下行周期中,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收益水平。
同时,农行一季度资产负债表中贵金属投资大幅增长,与相关市场行情呼应,显示农行在资产配置上注重把握市场机会。
存款与中收增速:仍需进一步提升
尽管农行资产配置表现亮眼,但其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仍有提升空间。
2025年一季度末,农行存款同比增长3.1%,低于其总资产和贷款增速;一季度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3.5%,虽然降幅较2024年有所收窄,但依然为负增长。
招商证券研究指出,尽管农行近年在资产负债摆布方面创造了超额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存款、中收和资产质量才是银行长期超额收益的基础。农行资产质量已在大型银行中领先,如果未来存款和中收能进一步改善,将为农行的估值带来更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