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招行利润负增长?

4月29日晚间,有着“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披露2025年1季报。
尽管在最重要的净利息收入方面,该行取得了同行报表中较为宝贵的正增长,同比增长1.92%,但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利润同比降幅分别为3.1%、4.0%和2.1%,低于市场预期。
招商证券29日发布研报表示,利润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债市调整导致非息收入下降,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的滞后影响可能需要拨备应对。尽管如此,若剔除一次性债市调整的影响,招行营收仍保持增长态势。
报告认为,一季度利润负增长并不代表全年趋势,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招行业绩回升,并维持对招商银行“强烈推荐”的评级。
一季度利润下滑的四大主因
首先,2025年一季度债市利率波动成为主要拖累因素。招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从2024年的+34%转为-22%,拖累营收增速约9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短期的,随着二季度债市回暖,相关负面影响预计将明显减轻。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其他非息影响,招行净利息收入已实现1.9%的正增长;一季度净手续费收入虽然仍为负增长,但降幅较2024年有所收窄。财富板块手续费收入增速10.5%,重回两位数增长。
其次,美国4月开始加码关税政策,其对经济和银行资产质量的滞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银行选择保留充足拨备以应对潜在不确定性,这是审慎之举。如果未来风险未兑现,拨备释放将支撑利润回升;如果风险确实发生,当前的负增长则体现了前瞻性风险管理。
此外,银行释放盈利压力有助于政策客观评估经济状态。银行作为"百业之母",其经营状况反映宏观经济实况。如果银行过度通过拨备反哺利润,可能掩盖真实经济压力,反而不利于宏观政策及时调整。银行客观反映盈利压力,有助于推动有效政策出台,长期看反而有利于银行经营环境改善。
最后,银行分红是年度概念,一季度利润增速负增长不代表全年负增长。一季度负增长不等于全年负增长。2024年银行业也经历了先负后正的利润曲线。未来关键在于宏观政策能否有效出台,名义经济能否持续恢复。一季度银行业利润下滑反而可能促使财政政策更早、更大力度出台,最终有望带动全年业绩恢复。
核心指标稳健,基本面坚实
该行表示,尽管利润短期承压,但招商银行的核心经营指标仍保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