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

访客 2025-03-06 18:11:01 8917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摘要: 2025开年,两位企业家齐齐走出了自己原本的疆域:刘强东进军外卖市场,于东来走出了许昌。他们毫无交集,但有一点却极其...
《企业家们的相似与不同》

2025 年开年,两位企业家齐齐走出了自己原本的疆域:刘强东进军外卖市场,于东来走出了许昌。他们毫无交集,但有一点却极其相似,那就是树立了“对员工好”的公众形象。刘强东拍板要给外卖骑手缴社保,个人缴纳部分也由公司承担。无论是商业竞争还是为承担社会责任,总之,刘强东背上了这个担子。上一家因交社保被大众热议的,正是胖东来。2024 年 3 月,于东来曾公开表示,胖东来员工扣完社保后,平均月薪在 7600 元,“还会持续上涨”。而河南许昌 2024 年的平均工资是 4812 元。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

从相逢的这一点回溯,就会发现两人更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同样出身贫困的家庭,同样在 90 年代,从街边一家小店起步,也在创业途中经历过清零式的困局——刘强东在非典期间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于东来的门店曾被当地地头蛇尽数烧毁。两位企业家的管理哲学也有相似之处。刘强东常把“兄弟”二字挂在嘴边,“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于东来则有一句名言,“要把员工当作人来看,而不是赚钱的工具”。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对员工好”也并非横空出世的概念。于东来之前,还有海底捞的张勇,他总会把尊严、体面挂在嘴边,“我们从来不像互联网企业一样追求幸福感,我们要的始终是尊严。”刘强东和于东来这种对人的尊重到近乎于作秀程度的声张和强调,背后其实是商业文明进步的结果——市场对人的价值在不断重估。

外卖骑手、快递员、商超店员的工资待遇之所以被大众关注,在于这些工作当属 360 行中的脏活儿累活儿。这个人群规模庞大,提升他们的福利待遇意味着公司的人力成本骤增,但这些做苦生意的人,正支撑起了企业的生命线。一些看似"非理性"的投入,实则是基于市场定价机制的重构——员工的尊严感和获得感将直接转化为客户体验。

从某种角度看,刘强东和于东来对员工的好,是一种儒家色彩强烈的家长式的好。

最典型的就是胖东来公布了一套“胖东来人结婚执行标准”:员工结婚不允许收取或支付彩礼嫁妆,给双方家庭造成经济压力和精神包袱;不允许依靠父母积蓄买房买车。刘强东将员工称为“兄弟”,更是直接将现代公司管理转化成了用伦理关系来连接的、带有儒家色彩的管理方式。

如同儒家大家长对兄弟、子女有要求,去年 5 月,刘强东在内部也提出对兄弟的要求,“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企业是共同体,儒家大家长既是家族的领导者,也在不断确认着家族文化。而共情员工,同样是这些大家长们使命感的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