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双平台上市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访客 2025-10-20 17:14:52 38211 抢沙发
小马智行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正式宣布在双平台上市,展现了其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雄心壮志,该公司致力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双平台上市,旨在扩大业务范围,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此举标志着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预示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野望和雄心。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的证券化正迎来关键性进展。

日前,小马智行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

这是继2024年11月登陆纳斯达克后,小马智行证券化道路中再度取得的一个关键性进展——“美股+港股”双重上市在即。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双平台上市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在美股市场监管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为小马智行构建了一道资本防护河。 不到1年的时间连续登陆纳斯达克、港交所两大资本市场背后,是小马智行的商业模式被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小马智行是首家在中国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科技公司,主攻L4自动驾驶技术,业绩已足具规模。

2022年至2024年,小马智行的收入分别为6838.6万美元、7189.9万美元和7502.5万美元。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伴随着成本降低和商业化探索,2025年将是小马智行大规模商业化的元年。

这从近期的财务成果中已得到初步验证,2025年第二季度小马智行的收入为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

作为“全球 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的商业化价值逐步从资本预期转化为实际业绩。

自动驾驶的资本双轨

此次回港上市对于小马智行来说,并不是一次简单的IPO募资。

一方面,这相当于为小马智行上了一重保险。

地缘风险的升温给美股市场的中概股带来更多变数,这推动了不少中概股开启回港之路,以对冲不确定性风险。

此后若美股监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小马智行可以将在美发行的股份按比例转化为港股进行交易,保障股票的流动性,降低对美国单一资本市场依赖的风险。

另一方面,此次回港有利于拉近小马智行与内地投资者的距离。

此次小马智行所选择的回港路径系“双重上市”,这是指一家公司同时在两个或多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且在每个市场均需满足该交易所的全部上市规则和监管要求,形成相互独立的上市主体。

这一路径的制度优势在于,公司可以被纳入港股通范围,获得境内机构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便利和流动性。

正因如此,未来内地投资者有望通过港股通机制直接投资小马智行股票,同时也为内地的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小马智行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

伴随着港交所IPO市场火热程度的提升,小马智行此番IPO亦有望借此东风,为其技术迭代和商业化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募资规模,还荣登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这一火热氛围背后,是各路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持续加仓。

作为“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小马智行独特的L4级技术路径有望助其在港股市场中形成“稀缺性护城河”,精准吸引聚焦硬科技与智能出行赛道的资本力量。

重塑出行市场

小马智行的业务分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物流(Robotruck)、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三大板块。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双平台上市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双平台上市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在这当中,Robotaxi出行业务被视为小马智行未来业绩实现飞跃的重要看点。

国盛证券海外研究团队认为,Robotaxi拥有两大价值。一是较传统打车降本48%-62%;二是有超越人驾的安全性,未来车辆得以自主提供打车服务,出行市场将被完全重塑。

小马智行在这一行业显然具有重要的先发优势——L4技术路线已获得监管的认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小马智行是国内首批获得在4座一线城市的指定区域运营全无人驾驶的L4自动驾驶出租车经营许可的公司之一,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在这一区域提供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全部可得及所需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多牌照优势之下,小马智行的Robotaxi业务商业化已进入加速时刻。

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的整体营收规模达3543万美元,同比增长了超4成。其中Robotaxi业务增势强劲,同期创收325.6万美元,同比激增178.8%。

拆分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分别高达800%、超300%。

亮眼的成绩背后,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正在持续攀升,目前车辆总数已突破680台,预计到年底将超过1000台。

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小马智行的单车运营效率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今年以来,Robotaxi单车单日平均收入已较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实现翻倍。

小马智行CEO彭军预计,当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超1000台时,单车运营收支将实现转正。

这背后是小马智行的Robotaxi已通过技术迭代和供应链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这在小马智行与丰田、北汽、广汽等战略合作伙伴研发的第七代Robotaxi车型中体现得尤为深刻。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双平台上市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一方面,第七代Robotaxi自动驾驶硬件套件成本将较上一代降低70%。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激光雷达的成本较上一代分别下降80%、68%。

这或许只是开始。

第七代Robotaxi发布不到半年就已陆续通过多地严苛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标准与测试要求。目前,多款第七代Robotaxi已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累计公开道路测试里程突破350万公里。

这意味着,未来随着第七代Robotaxi的进一步放量,材料采购、生产等各方面的成本还有较大的压缩空间。

另一方面,小马智行还与丰田、广汽成立合资公司,以此实现轻资产运营,降低资本开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成本的大幅下降与合作模式的革新有望共同推动小马智行的Robotaxi业务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在技术进步、扶持政策和硬件成本下降的推动下,Robotaxi服务有望在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区部署。

其中,中国预计将成为最大的Robotaxi服务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到390亿美元,占全球Robotaxi服务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这都为小马智行的业绩增长带来更多确定性。

Robotaxi重塑出行市场的未来已经不再遥远,市场有理由相信随着小马智行登陆港交所后其“资本+业务”的双轮驱动将进一步提速。

这对行业来说也是一次信心的提振。

小马智行登陆港交所的背后不仅是其自身证券化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Robotaxi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的标志。Robotaxi重塑城市出行格局、降低社会出行成本的愿景有望从“未来图景”变为“现实场景”。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3498.html发布于 2025-10-20 17:14: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2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