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概股赴港上市热潮再起,回归潮流涌动

访客 2025-10-20 10:07:57 15782 抢沙发
近期,中概股回归潮流再度兴起,多家公司计划赴港上市,这些公司希望通过在香港市场上市,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和业务拓展机会,此举也显示出香港资本市场对于中概股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一趋势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中概股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最近几年,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中概股纷纷赴港上市。如今,中概股回归港股热度似乎又有所升温。继禾赛科技之后,近日天境生物、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多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纷纷宣布赴港上市或公布进展。

10月17日,小马智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发行不超过1.021亿股。小马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登陆纳斯达克,目前市值超过70亿美元。

同日,美股天境生物宣布,将在香港双重上市。公司执行董事长傅唯表示,在全球生物技术快速增长的新时代,公司凭借新的业务模式和双重上市战略,能够促进与全球领先的创新者合作,加速高价值资产的开发,同时多样化投资者基础,提高在亚洲的市场地位。

10月14日,文远知行获得了中国证监会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1.024亿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去年10月2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此前的9月16日,在美股上市的禾赛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在港上市首日市值达358.5亿港元,首发募集资金约41.6亿港元,成为近四年来中概股回港最大规模融资项目。

自2018年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超30家中概股公司相继实现二次回港上市,包括阿里、京东、网易、百度、携程等,几乎占了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

记者注意到,监管层也在鼓励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香港高层也表态支持中概股回归。今年9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推动更多海外企业到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4月,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

根据记者梳理,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有三种方式: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港股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等。据统计,2018年以来共有34只中概股通过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登陆港股,其中22只为双重上市,12只为二次上市。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具体来看,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上市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完成私有化;二次上市主要通过存托凭证实现跨市场流通,通常以现有股份为基础,无需重复发行新股,流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合规要求可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上市需承担两地上市的合规成本和发行费用,同时遵守两地监管规则。”

外资大行高盛4月曾发布报告称,拼多多、满帮等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总市值达1840亿美元,折合1.4万亿港币。

对于部分中概股选择回归港股,上述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称,“在中概股面临美国监管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概股的二次上市也不失为一种提前布局。赴港上市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港股的上市流程更快,且投资者以全球机构为主,因此更能接受一些新经济企业。”

业内预计,过去几年中概股回归以互联网平台、生物科技为主,未来行业将逐步扩展至半导体、工业软件、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3445.html发布于 2025-10-20 10:07:5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78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