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和子公司回应巴拿马港口争议:作为唯一的政府持股港口公司,为当地经济贡献逾59亿巴波亚币

4月9日晚间9时左右,作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0001.HK,下称“长和”)子公司的巴拿马港口公司(PPC),正式出面回应其两港口特许经营权问题。
巴拿马港口公司方面此次回应共有十点内容,包括其与巴拿马政府在合约、投资、税务豁免、经济贡献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此次回应源于此前巴拿马政府相关部门表示:长和在2021年续签港口合约时违规。
《财经》于3月5日曾对此进行报道:巴拿马港口公司在1997年取得巴拿马政府授权25年,在当地经营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并于2021年届满后自动续约25年。
前述一系列相关事态的出现,被普遍认为与近日长和方面出售相关资产有所关联:3月4日晚间,长和方面发布的公告消息:将以228亿美元向相关方出售其所拥有的一系列港口及相关业务。
前述《财经》报道此次交易将由两部分组成:一、和记港口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巴拿马交易”),该公司持有和营运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巴拿马货柜码头”);二、其附属公司与相关公司持有的80%有效控制权益(“和记港口交易”),包括于23个国家43个港口拥有、运营、发展共199个泊位,连同所有和记港口的管理资源、营运业务、货柜码头系统、信息科技及其他系统,以及其他涉及用于控制和运营有关港口的资产(“和记港口出售资产”)。
根据长和方面在港交所披露的“内幕消息”显示:长和此次交易的具体过程,涉及其出售Hutchison Port Holdings S.a r.l.(HPHS)全部股份及Hutchison Port Group Holdings Limited(HPGHL)全部股份。正是HPHS及HPGHL合共持有长和方面于和记港口之全部80%的实际权益。
巴拿马港口公司则是前述HPHS的子公司,因此也被称为长和旗下子公司。
相关交易引发的巨大争议已持续月余,目前并未传出交易签约信息,此前长和方面亦未进行任何回应。直到近日巴拿马政府相关部门表示长和续签港口合约时违规,被认为可能会严重拖延前述巴拿马港口的交易进程。
4月9日晚间巴拿马港口公司的回应,共涉及十点内容,包括其与巴拿马政府在合约、投资、税务豁免、经济贡献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该公司透露的相关内容及表达的观点,可大致梳理如下:
2005年,巴拿马港口公司与巴拿马共和国自愿签订了特许经营合约的附加协议。巴拿马港口公司承诺投资超过10亿巴波亚币(巴拿马法定货币),并且为其在1997年接管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之特许经营权时继承的基础设施,支付额外1.02亿巴波亚币。
在接管后,巴拿马港口公司已投资超过16.95亿巴波亚币,这一数额超过原本特许经营合约要求的5000万巴波亚币投资金额,也超过附加协议中的10亿巴波亚币投资金额。相关投资于2020年获巴拿马共和国总审计长在历时约四个月的彻底审计后确认。
“因此,任何关于巴拿马港口公司应根据1997年签订的特许经营合约支付若干款项的言论,都必须包括相应已有效执行,并且通过法律批准的附加协议。”巴拿马港口公司称,“任何声称指巴拿马港口公司未有向巴拿马共和国支付约12亿巴波亚币,绝对是违反事实的谬论。”
巴拿马港口公司还透露:其是巴拿马共和国唯一一家当地政府持有股份的港口公司(10%股权)。在过往的28年中,其向巴拿马共和国支付共1.26亿巴波亚币的股息;在特许经营期间,巴拿马港口公司向巴拿马共和国缴纳了6.68亿巴波亚币。
“根据巴拿马共和国总审计长,巴拿马港口公司通过各项附加价值、间接效应、向巴拿马共和国缴款,以及各项投资,为当地经济贡献逾59亿巴波亚币。”巴拿马港口公司指出。
为提供佐证,巴拿马港口公司还在此次回应中多次提及符合巴拿马共和国审计署、巴拿马海事管理局相关要求、合规的一系列细节。
相关新闻
媒体:李嘉诚暂缓"卖港口" 如今其已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李嘉诚的暂缓,只是长和“卖港”之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倒是为世人所关心的!
文 | 海上客
多家内地与香港媒体报道称,“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称,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这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李嘉诚暂缓交易”。然而,亦有分析认为,“暂缓”并非“停止”。
那么,怎么看李嘉诚的暂缓呢?
1
据先前的一些报道,长和原本将在4月2日签署相关“卖港”的最终协议。然而,到了接近4月之际,又有港媒《南华早报》等披露,4月2日未必是最后签署协议的期限。
及至3月28日,传出“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之言,亦即长和暂缓签署相关协议。
港澳办网站也转发了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采访报道
而值得关注的是,同在3月28日,香港大公文汇新媒体报道了其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采访。
“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海叔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不仅转载了这一问答,还转载了大公文汇新媒体所作视频解读。
自长和发布“拟售港口”消息之后,香港大公报等所作报道、评论,已先后被香港中联办、国务院港澳办等相关平台转载。
国务院港澳办也好,香港中联办也好,都是中央管理香港特区事务的机构或者派驻机构,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工作任务显然与之不同。
图为李嘉诚 图:资料
由此也不难看出,长和所涉及的有关“卖港”的交易,不仅仅涉及香港事务,也涉及整体上得遵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的问题。
2
看大公文汇新媒体的报道,接受其采访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所披露内容看,反垄断执法二司主要有这些工作职责:
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
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监督执行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
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和合规工作。
尽管相关报道并没有披露接下来国家层面对长和此笔交易的审查,具体涉及上述五项中的哪些项目,但可想而知,既然称“将依法进行审查”,则截至3月28日,相关审查一定还没有开始,起码没有全面铺开。
自3月28日至4月2日,短短四五天时间,能否全部审查清楚呢?
显然不能够!哪有审得那么快的呢?
也正因此,李嘉诚方面提到暂缓出售。
2024年8月28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附近,一艘货轮在巴拿马运河上航行(无人机照片) 图:新华社
这里未必有什么缓兵之计,既然其与贝莱德签署了相关协议,则如今只是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查。如果审查下来这些交易都合法依规,特别是没有涉及垄断等等问题,则可以去履行协议。而如果发现其中有问题呢?难道仅仅停止与贝莱德之间交易,或者说停止履行协议就够了吗?
海叔个人认为:
一旦发现长和相关违规协议,则不仅仅是卖不掉相关港口的问题,还要依法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假若如此,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了。
当然,目前看,既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尚没有公布相关审查结果,不妨假以时日,希望认真审查,仔细厘清,到时候出了结果,我们拭目以待。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能说长和一定就涉及违法。
3
倒是也要注意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各界的反应。
有报道称,早在3月4日,港府就意外得知长和将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业务,立即与该公司联系。
这说明了什么呢?无非说明港府认为兹事体大,不仅涉及长和自身的利益,也涉及香港特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利益。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商业交易!
李家超称,港府已经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手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3月18日在行政会议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称,“社会对该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港府已经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手段”。李家超还表示: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从中已经非常清晰地表露香港特区政府的态度。
有法律界和政界分析人士认为,长和集团此次陷入了一种自己造成的两难境地,在当前的国际局势大背景下,无论选择退出交易还是继续推进交易,都无法全身而退。
拿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的话说:如果长和集团继续推进交易,中国方面肯定会不满,不过目前还无法确认中方会采取具体怎样的措施;但如果叫停交易,特朗普方面也肯定会报复。
换言之,其继续售卖、推进交易,中方不满意;如终止交易,则美国又有人不满意。这令其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但如果国家方面出手呢?
一位专门从事商业交易的律师表示,常见的买卖协议通常会包含违约条款,以明确违约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非违约方的补救措施。这或许为以合理方式终止交易提供了一些可供协商和操作的空间。还有专业人士表示,如果确认涉及非法行为,政府也可以介入并叫停交易。
如此看,李嘉诚的暂缓,只是长和“卖港”之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倒是为世人所关心的!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