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访客 2025-07-25 17:17:37 10284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摘要: 文|号外工作室A股果链龙头要去港股上市了!7月23日晚,这家市值2753亿元的"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连发36份公告,正式启...

文|号外工作室

A股果链龙头要去港股上市了!

7月23日晚,这家市值2753亿元的"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连发36份公告,正式启动"A+H"双资本平台战略。公告显示,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总股本5%的H股,募资逾10亿美元投向全球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冲刺港股资本市场,站在决策中心的是54岁的董事长王来春——一位从富士康流水线女工逆袭为潮汕女首富的传奇人物。她正试图通过香港这个跳板,让立讯精密摆脱"苹果代工厂"的标签,蜕变为横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的全球科技巨头。

1、草根逆袭,一部制造业的传奇史诗

196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王来春,人生开局近乎"天崩"。初中辍学务农,21岁揣着借来的路费挤进深圳富士康的招工队伍,成为首批150名女工之一。在闷热的车间里,她每晚蜷缩在16人通铺上,却坚持记录郭台铭的管理语录。十年间,她从焊点工晋升为课长——当时大陆员工在富士康的最高职级。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9年。32岁的王来春在郭台铭胞弟郭台强的鼓励下辞职创业,与哥哥王来胜凑钱买下香港立讯股权。最初的小作坊只能承接富士康的外溢订单,早期超50%营收依赖富士康订单,被同行戏称为"小富士康"。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而真正让立讯精密腾飞始于资本与战略的精准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后,立讯精密主动"去富士康化",转向自主品牌连接器研发。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上市,首日市值仅60亿,却为后续并购储备弹药。

立讯精密的成长史堪称一部并购教科书,累计募资1164亿元支撑其战略布局。2011年立讯精密5.8亿收购昆山联滔,切入苹果供应链,拿到iPad连接线订单。2016年立讯精密10亿拿下苏州美特:借AirPods代工跃升"果链三巨头"。2020年,立讯精密再次出手拿下纬创昆山工厂,由此跻身iPhone第二大代工厂。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十四年的创业史中,王来春将一家连接器小厂打造成横跨12国的制造帝国。2024年公司营收达2687.95亿元,相当于每天入账7.4亿,净利润以22%增速突破133亿元。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就此登顶潮汕女首富宝座。

2、苹果依赖症,高速增长下的暗礁

然而,立讯精密耀眼业绩的背后,始终未能摆脱"苹果魔咒"。

财报显示,2024年苹果贡献了立讯精密1901.39亿元营收,占比70.74%,而第二大客户贡献骤降至2.28%。这种深度绑定在带来稳定订单的同时,也埋下三重风险。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技术话语权失衡。当苹果要求AirPods Pro良率从70%提至90%,立讯精密工程师曾连续三个月睡在车间。尽管最终达标,但研发主导权始终握在库比蒂诺手中。

利润空间挤压。2023年苹果要求代工厂降价15%,立讯精密毛利率应声跌破10%。相比之下,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达21.3%,却仅占总营收5.12%。

地缘政治风险。立讯精密印度工厂因"安全审查"停产两周,导致iPhone 16数据线交付延迟,单日赔偿金高达300万元。

为了摆脱枷锁,王来春启动 "三个五年计划" :到2030年将消费电子占比降至50%以下,汽车与通信业务提升至30%。这场转型的弹药,正来自香港资本市场。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而在汽车电子业务上,2024年立讯精密以41亿收购德国莱尼公司(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商),切入奔驰、宝马供应链,汽车业务三年增速超45%,2024年营收达到了137.6亿。但是,并购的结果是莱尼整合需3-5年,当前汽车营收占比仅5%,距"十年内成为全球Tier1"目标差距显著。

此外,还有通信业务上,立讯精密并购汇聚科技拓展数据中心高速连接器,2023年营收145亿,同比增长13%。

这些年中,立讯精密依赖苹果供应链,哪怕是拿下iPhone 16全系机型、Apple Watch Ultra 2订单,但苹果供应链"高营收、低毛利"的痼疾未解。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尤其是,从2018-2023年毛利率不断下降,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依赖融资维持扩张。为了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立讯精密也在各方面进行突围,包括并购闻泰科技ODM业务,目标3年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降低苹果波动影响。

3、女首富的野望,全球化3.0的生死时速

此次港股IPO,立讯精密的董事会公告明确列出H股募资四大用途:30%扩产升级、25%技术研发、20%产业链并购、剩余补充流动资金。这背后是立讯精密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精准卡位。

而在香港上市,可规避A股再融资限制。港股平台利于引入国际战投,优化股权结构,对冲客户集中风险(苹果依赖度超70%)。参照蓝思科技H股募资98亿港元的案例,立讯精密有望获得更灵活的外币融资渠道,支撑越南、墨西哥基地建设。

果链女王远征港股!立讯精密2750亿帝国谋局“去苹果化”

此外,立讯精密计划推出港股股权激励计划,对标台积电的全球人才库。德国莱尼并购后,已有3位汽车电子专家因期权激励留任。2024年耗资41亿收购德国莱尼后,立讯精密资产负债率升至63.7%,港股募资可置换高息贷款。

对于立讯精密来说,第二曲线已经是箭在弦上,包括汽车业务和AI。如今,在持有80%全球车企线束供应资格后,其自研毫米波雷达良率突破92%,成本比博世低15%,有望获得全球汽车厂商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产业。2025年7月,总投资50亿元的立讯机器人常熟基地开工,引入AI视觉识别与高精密传动技术。这里生产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已用于自家iPhone组装线,良率提升3个百分点。王来春的目标很明确:三年内将自动化方案打造成百亿级业务。

从汕头农村到执掌3000亿帝国,王来春以"富士康学徒"身份书写了中国制造的逆袭神话。而立讯精密赴港上市,不仅是资本布局的升级,更标志着中国代工巨头向技术驱动型全球企业的蜕变。其能否在苹果光环外,真正建立起汽车、通信、机器人的"三驾马车",将决定下一个十年的成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