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档票房创新高 影视股却批量跌停 市场预期提前兑现

家人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春节档那让人捉摸不透的怪事儿——春节档票房创新高,可影视股却批量跌停。
先看看这春节档的票房成绩,那简直亮瞎眼。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5 年春节档(1 月 28 日—2 月 4 日)票房高达 95.10 亿元,观影人次 1.87 亿,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本以为影视股会跟着沾光,来个全线飘红,可 2 月 5 日 A 股影视板块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呈现出严重的分化态势。光线传媒因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爆,股价直接涨停,可博纳影业、横店影视、北京文化等多家公司股价却惨遭跌停,金逸影视跌超 9%,中国电影跌近 9%。
这票房和股价的背离,到底是为啥呢?分析认为,这本质上是市场对短期利好兑现和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综合反应。头部影片的虹吸效应、资金流向分化以及行业复苏不确定性等因素凑到一块儿,就导致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而且啊,未来影视板块的投资机会,可能更多会集中在那些有 IP 储备、能搞技术升级(像 AI 制作)或者进行多元化布局的公司。
在春节档之前,影视股就因为市场对票房的乐观预期提前涨起来了。比如说 1 月份,横店影视、博纳影业等涨幅都超过了 10%,部分基金在 2024 年四季度就已经加仓影视股。可当票房数据正式公布,虽说创了纪录,但有些投资者却选择“落袋为安”,这就导致股价回调。特别是那些票房表现没达到预期的公司,更是遭到了抛售。
再来说说影片的表现,《哪吒 2》简直是一家独大。它的票房达到 48.39 亿元,占了春节档总票房的 50.9%,远远超过其他影片。光线传媒作为主投方,预计能分账约 18 亿元,股价涨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可其他影片就没这么好运了,博纳影业主投的《蛟龙行动》票房仅 2.74 亿元,和预期差得老远,这就让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也加剧了市场对其财务风险的担忧。还有《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封神第二部》等影片,票房也没达到市场预期,直接拖累了相关公司的股价。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之前就预测,春节档后票房可能会趋于平淡。再加上行业长期受到短视频冲击,观众观影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对影视行业全年增长的信心不足。2024 年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票房同比下降 22.6%,部分公司业绩还预亏,像万达电影、横店影视,所以市场担心 2025 年行业复苏还得花时间验证。
资金流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资金都集中去炒作头部影片相关的个股,比如光线传媒,而其他公司要么缺乏爆款支撑,要么题材单一,像博纳影业就比较依赖主旋律商业片,自然就遭遇了资金撤离。部分基金经理在春节前就调整了仓位,减持传统院线股,转向 AI 应用等新兴赛道,比如 AI 游戏、AI 营销,这就使得影视板块内部分化更加严重。
最后,博纳影业《蛟龙行动》的失利,也暴露了主旋律商业片的一些问题,比如受众局限性和创作模式固化。市场对依赖单一类型片的公司风险容忍度降低。而且像《封神第二部》这种高成本制作,周期长、投资大,票房回报又不确定,这也加剧了投资者对行业盈利能力的担忧。总之,影视行业这潭水,现在看来还挺深的,大家投资可得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