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航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发布:机身损伤疑为外部物体所致 排除鸟击

2024 年 12 月 25 日,本该是充满节日氛围的一天,然而,阿塞拜疆航空一架 Embraer 190 客机却遭遇了一场噩梦。这架执飞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飞往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 J2 - 8243 航班的客机,最终偏离航线,飞越里海,在 300 多公里以外的哈萨克斯坦阿克套近郊坠毁,机上 62 名乘客、5 名机组人员,事故造成 35 名乘客、3 名机组人员不幸身亡。
时间来到今年 2 月 4 日,阿塞拜疆交通部发布了此次空难的初步调查报告,这个报告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报告明确指出,该起事故与鸟类撞击及氧气瓶爆炸无关,机身损伤极有可能是由外部物体导致。
交通部的声明中提到,飞机在起飞时状态良好,完全适航,并且在撞击发生前,没有出现任何机械故障。飞行信息记录系统(黑匣子)的数据成了关键线索,分析结果显示,飞机在俄罗斯格罗兹尼机场上空失去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紧接着记录到两次外部噪音,二者相隔 24 秒,随后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相继失灵。
对飞机残骸的检查同样有重要发现,机身多处被异物击穿,但并未发现飞鸟撞击或气瓶爆炸的证据。更为关键的是,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了不属于飞机本身的异物,不过其来源还需专家进一步检查确定。报告强调,贯穿性损伤表明有外部物体穿透了客机机体,机组人员当时也曾向机场塔台报告机舱后排座椅区域发生强烈撞击和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初步报告公布之前,阿塞拜疆总统去年 12 月 29 日就曾表示,失事的阿塞拜疆客机是被俄罗斯非故意击落的。但此次初步调查报告虽指出机身损伤疑为外部物体所致,却并没有明确表明与俄罗斯有关,这无疑让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这起空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机上乘客本是带着对目的地的期待踏上旅程,却遭遇如此悲剧。每一个生命的逝去,背后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初步调查报告虽揭开了一些迷雾,但仍有诸多疑问亟待解答,比如那导致飞机坠毁的外部物体究竟从何而来?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期待着后续更深入的调查结果,希望能给遇难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