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雪冰城通过港交所聆讯,新茶饮破发魔咒即将终结?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编者按
“雪王”以供应链筑底,用“高质低价”击穿用户,同时靠数字化赋能与IP文化破圈,书写出现制饮品界的增长神话。伴随其IPO的推进,募集资金投向供应链深化与“雪王宇宙”构建,既是夯实护城河,亦是开启品牌从“卖奶茶”到“造文化”的升维之战。
蜜雪冰城港股亮剑:超4.6万门店+90亿杯销量能否重塑新茶饮资本叙事?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称,蜜雪冰城于2025年2月1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林证券、高盛和瑞银。
据悉,蜜雪冰城本周正在紧密接触投资人,拟于最近几日确定基石投资人,并拟在2月底3月初挂牌。蜜雪冰城此次上市成功后,将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后,港股新茶饮第四股。基于它的前辈们都有上市首日破发的“老传统”,蜜雪冰城此次上市,将顺便肩负起“打破魔咒”的重任。
01
雪王仍在高速增长
对于雪王能否打破新茶饮“破发”魔咒,我们持乐观态度。
原因无他。目前蜜雪冰城不仅拿到了赛道中许多指标的第一,并且仍然处在高速增长中,这一点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这一点更加弥足珍贵。
根据通过聆讯后的最新资料集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的门店网络在中国及海外共拥有46479家门店,相比于2024年9月30日披露的45302家门店,一个季度增加了1177家。
虽然,市场中也有声音认为,随着公司不断下沉和开新店,总数量会趋于饱和,但蜜雪冰城目前并没有放慢自己的扩张速度。
2024年全年,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共实现饮品出杯量约90亿杯,并实现约583亿人民币的终端零售额(GMV)。而根据之前的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共实现饮品出杯量71亿杯,并实现约449亿元终端零售额。换言之,第四季度出杯量为19亿杯,终端零售额为1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9%及21.7%。
以上数据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拿前段时间上市的古茗进行一番比较,以便于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雪王”的强大。
古茗招股书显示,古茗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截至2024年9月30日,GMV为人民币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0.4%。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门店网络涵盖9001家门店,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5.0%,并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扩展至9778家门店。以上数据能够超过其他前十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的大多数。
蜜雪冰城四季度的GMV,仅比古茗前三季度全部GMV少34亿元;一个季度新增门店的数量,则是古茗一年增加数量的1.5倍之多。而总门店数量,大致相当于古茗(前三季度)的4.75倍。
如果放眼全球来看,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也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目前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早已超过星巴克(大约38000家),成为全球第一大现制饮品企业;同时也超过麦当劳(大约42000家),成为全球餐饮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
02
不差钱的雪王为何上市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报道,蜜雪冰城计划2月底建簿,3月初正式挂牌,募资约5亿美元。
而根据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2023年收入为203.02亿元(年复合增长40.05%),净利润为31.87亿元(年复合增长29.1%),2024年前9个月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21.22%),净利34.91亿元(同比增长32.01%)。如果上述消息为真,蜜雪冰城募集资金大约也就是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
不差钱的雪王为何上市?也许招股书中早已告诉人们答案。
根据招股书的内容显示,蜜雪冰城本次募资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继续提升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蜜雪冰城计划在海南生产基地建造专门生产冷冻水果、咖啡、糖浆和小料等产品的新设施,为饮品提供更多样化的食材供应,其建设已于2023年启动,预计将于2025年完工。
我们曾在《蜜雪冰城的奶茶,深不见底》一文中专门介绍过蜜雪冰城供应链体系。蜜雪冰城之所以能够在不断加盟中快速扩大门店数量,同时还能保持住稳定的品质,主要依靠的就是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具体来看,供应链致力稳定品质+低廉价格,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整合或深度合作上游供应商,可以在确保原材料品质的基础上提升议价能力,中游深度加工自主可控进一步降低成本,下游物流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数字化管理运营可实现采购、生产、配送运输全流程高效管理,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而本次招股书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能力。为了赋能加盟商并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蜜雪冰城将进一步完善智慧门店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可整合至门店运营中的多功能销售终端设备。此外还将投资于一项生产数字化项目,包括数字化生产及设备维护系统、数字化工程规划以及数字化物流系统。
总体来说以上两项主要都是继续强化蜜雪冰城自身的供应链优势。
而本次募资中,最具想象力的方向其实是品牌和IP建设。在招股书中提到,本次募集到的资金中,一部分将会用于线上及线下布局,通过继续挖掘“雪王”的文化潜力,加强消费者对于IP的认知度。并且特别提到将通过推出更多以多元形式呈现的优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画系列、电影及特色商品)来扩大“雪王”的内容矩阵,并继续与各大领先品牌展开IP联名合作以扩大我们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电影春节档,《哪吒2》票房刷新纪录的同时,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认识到了优质IP的巨大威力。有数据显示,《哪吒2》周边衍生品销售额13日已突破5亿元:限量卡牌溢价20倍,联名盲盒上线8天销售额破千万。多数消费者在走进泡泡玛特门店后发现,与哪吒联名的手办几乎一直处在售罄状态……有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哪吒经济学”。
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其实之前已经吃过一波IP的红利。此前蜜雪冰城曾以一首洗脑神曲配合短视频平台,将自家“雪王”形象迅速在全国推广开。在其他新茶饮品牌还在和其他知名IP联名卖自家产品的时候,蜜雪冰城早就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打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IP,并且还已经初步在消费者中建立了认知。
目前“雪王”的形象已经与蜜雪冰城深度绑定,假如未来能在IP运作方面开发出来更多的产品,例如招股书中提到的开发动画系列(参考海尔投资的海尔兄弟)、电影(比如乐高大电影)、特色商品(例如也和泡泡玛特联名搞雪王手办)等,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有一套关于蜜雪冰城周边产品的“雪王经济学”问世。
结 语
蜜雪冰城以全球超4.6万门店的庞大规模,叩响港交所大门,剑指新茶饮“破发魔咒”。从单季千店扩张到年销90亿杯的惊人数据,“雪王”以供应链筑底,用“高质低价”击穿用户,同时靠数字化赋能与IP文化破圈,书写出现制饮品界的增长神话。伴随其IPO的推进,募集资金投向供应链深化与“雪王宇宙”构建,既是夯实护城河,亦是开启品牌从“卖奶茶”到“造文化”的升维之战。新茶饮赛道内卷加剧,蜜雪冰城或终将撕下“破发”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