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四川托育机构与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连续11年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托养保障新篇章

访客 2025-11-07 16:00:24 20529 抢沙发
四川省拥有众多托育机构和养老机构,数量分别达到7254家和1.8万个,该省已连续11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托育和养老服务的发展表明四川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居民创造更加幸福、稳定的生活环境。

“一老一小”,一直是民生的重点关注话题。四川“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正迎来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托育服务机构已达7254家,每千人口托位数4.5个;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总数达1.8万个,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

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今日举行的“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汝鹏答记者问,介绍了四川在保障“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以及为困难群众兜底的保障工作。

四川托育机构与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连续11年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托养保障新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省托育服务机构共7254家

正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11月4日,四川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每年春、秋学期各放3天短假期,鼓励与双休日、法定节假日衔接。孩子的假期增多,托育配套服务也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汝鹏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连续四年将普惠托育纳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推动7个市级、46个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504个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普惠性托位5.28万个。

“根据2025年全国托育服务统计调查初步汇总数据,目前全省托育服务机构共7254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赵汝鹏介绍。目前四川制定了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认定及补助管理办法,正在探索建立运营补贴制度。其中,成都市、眉山市成功创建了“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四川托育机构与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连续11年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托养保障新篇章

▲孩子们在托育中心开心玩耍 资料图

赵汝鹏介绍,下一步四川还将聚焦“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从多方面做好普惠托育服务相关工作。

一是统筹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需求等实际,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托幼一体、用人单位办托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就近就便提供托育服务。二是着力加强普惠服务。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资金,逐步提高公建托位占比。三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从业人员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医育结合,不断提高托育服务的安全性、规范性,增强群众入托信心。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8万个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

养老是人生大事、家庭要事。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全省已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8万个,养老床位50.7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8%,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60%。”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介绍。

在城市养老方面,四川建成535个覆盖所有街道的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816个标准化社区老年助餐点、4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2.1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在农村养老方面,实施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撤并关停、提档升级、示范新建“三个一批”计划,建成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20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52个、村级养老互助点5070个,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我们健全完善养老机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103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挂牌成立,135个县实现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447个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张晓玲介绍,“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适老化改造22.6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将适老化产品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发放老年人关爱服务包1.2亿元,激发老年人消费活力。”

弱有所扶、幼有所护、残有所助

连续11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低限

“十四五”以来,四川在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方面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让弱有所扶、幼有所护、残有所助。

在“弱有所扶”上,“四川是全国城乡低保和特困人数最多的省。”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在发布会上介绍,“四川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连续11年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限,每月达到826元、620元;连续6年提高全省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低限,每月达到1074元、806元,低保、特困标准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幼有所护”上,“全省民政部门从保障标准的提升、服务对象的拓展、服务内容的充实着手,保障各类特殊儿童合法权益。”张晓玲介绍,四川持续提高儿童保障水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集中养育标准从2020年的每月1400元提高至1750元,社会散居养育标准从每月900元提高至1350元。”

发布会上,张晓玲提到几个关键数据:2019年首次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和政策关爱范围;2024年首次将流动儿童纳入政策关爱保护范围。

“我们不断充实保障内容,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制度,2023年起对四川省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年满18周岁后在读高中至硕士研究生的进行资助。”张晓玲透露,

在“残有所助”上,四川全省民政部门聚焦“惠残、扶残、助残”,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保障福利制度和关爱措施。“我们兜好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连续4年提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99亿元,惠及90万困难残疾人、110万重度残疾人。”

在困难残疾人基本福利服务保障方面,四川实施“康辅工程”项目,为1.4万名困难残疾人免费配置假肢矫形器和康复辅助器具;实施“索玛花开”项目,为凉山州、阿坝州和甘孜州困难家庭中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帮助上万名困难群众重见光明。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编辑 许媛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736.html发布于 2025-11-07 16:00: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52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