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科董事长辛杰辞职,失联逾20天后正式离职消息发布
万科董事长辛杰已辞职,此前曾失联超过20天,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猜测,据相关报道,辛杰辞职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事件可能会对万科的企业运营和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需要关注后续报道以获取更多信息。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作者丨王迪
10月13日,万科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第二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已选举黄力平担任董事长。
而在此之前,据多家自媒体报道,9月18日,深圳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万科集团董事长辛杰在一场会议中被带走,截至发稿,已失联逾20天。
谁也想不到,被视为万科“救火队长”的辛杰,竟会在将万科救出水火之前,自己先身陷失联与辞职风波。
(图源:官网)
一位接近万科的知情人士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万科作为上市公司,一直没公告主要是担心影响股价,所以公告消息才较晚公布。”
尽管万科官网目前仍保留着辛杰的职务信息,但这场人事地震的影响正在扩散。
多方人士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辛杰失联的消息其实在深圳很早就传开了。对于辛杰失联一事,凤凰网《风暴眼》联系万科品牌部,暂时并未有回应。
辛杰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6月27日的万科股东大会。当时他作为深铁及万科集团董事长主持会议并居于C位,郁亮则从主角退居配角。他还宣称,深铁与万科的融合将实现“1+1>2”。
(图源:南方都市报)
言犹在耳,这位代表深圳国资的“救火队长”却意外缺位,让本就深陷债务危机的万科未来走向,横生变数。
01 从华强北地标缔造者,到万科危机中的掌舵人
在深圳华强北的霓虹光影中,圣廷苑酒店曾是辉煌的代名词。它既是华强北从电子集市蜕变为全球科技中心的见证者,也是辛杰的成名之作。
1999年,32岁的他在此深耕十年,开启了在深圳国资系统的晋升之路。然而,二十余年后,随着中洲控股的没落,他曾参与管理的圣廷苑酒店正悄然换上“城际酒店”的新牌。这一幕,竟成了辛杰本人命运的隐喻。
就在今年1月27日,59岁的他临危受命,出任深陷流动性危机的万科董事会主席。可不到九个月,关于他失联的消息便开始不断发酵。
一位深铁员工曾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有一套完善的体系,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正常推进。
而接替辛杰的黄力平现任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后获该校工学硕士学位,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9年加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后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先后主持2号线、7号线等重点线路建设。2021年起黄力平兼任万科董事,2023年连任非独立董事 。
业内人士认为,新任董事长由原董事会成员担任,熟悉公司情况,有利于工作的延续和稳定。个别管理者的调整不会影响企业改革化险的进程。
回顾辛杰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深圳国资干部成长史。他与万科的缘分,早在1988年就已埋下。那一年,他与万科的郁亮同年进入深圳外贸集团,成为同事,此后却分道扬镳。
命运的交汇点在2017年到来。那一年,深铁作为“白衣骑士”入主万科,终结了“万宝之争”。辛杰恰在此时接任深铁董事长。辛杰并未参与收购的过程,而是在尘埃落定后,从前任林茂德手中接过了权杖,也接手了与万科的后续纠葛。
尽管拥有沈阳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与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双重背景,但辛杰并无深厚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他先是作为股东代表进入万科董事会,与郁亮这位老同事重逢,但长期身居幕后。直到2023年万科危机加剧,他才被推到台前,先任副主席,再任主席,扮演着“救火队长”的角色。
对于他的失联,外界猜测纷纭。鉴于他主导万科事务时间较短,外界普遍猜测其失联原因与万科当前的危机关联不大。
事实上,1966年出生的辛杰,已接近国企领导人员的退休年龄,有望在处理完万科这摊事后功成身退。然而,如今的变数,让这位“救火队长”的结局,充满了不确定性。
02 辛式挥刀“换血”
在万科预告巨亏450亿元、管理层集体动荡的危急时刻,辛杰临危受命,正式接任万科董事长,成为同时掌舵深铁与万科的“双料掌门”。他不仅带来了国资真金白银的“输血”,更对这家公司进行了一场“大手术”。
就在辛杰被曝失联的前一天,万科刚刚完成了一次深度调整:撤销所有区域公司,新设16个地区公司,权力被重新收归总部,开启全新的扁平化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人事上的“大换血”也同步进行。辛杰迅速组建了新的高管团队,大批深铁系干部涌入,接手了万科财务、法务、战略投资等关键部门。如今,从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到董事会秘书,多个核心岗位均由他在天健集团、深圳地铁集团的下属担任。
总裁祝九胜、副总裁刘肖等“老万科人”相继辞职或转任,唯一被以微妙方式对待的是郁亮,辛杰仅让其由董事会主席转任执行副总裁。
就目前官网来看,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李锋,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华翠,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刚,万科集团董事会秘书田钧,集团财务总监卜令秋都是深铁系。
深铁的入主,在万科内外引发了复杂反应。今年5月,74岁万科创始人王石深夜喊话:“万科是我创建的,岂能推卸责任!”他力挺深铁改组,试图保护13万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但辛杰的新管理层未予公开回应。
(图源:官网)
然而,更深的危机在于,辛杰本人已成为整个系统的关键节点。有观点认为,作为深铁与万科的联系人,他掌握着资金审批、政府协调的核心权限。
一位万科投资者则道出了另一种观点:“万科经营层面开发业务、商业板块、万物云、泊寓等仍是‘老人’在做事,辛杰的缺位不影响深圳对万科输血,也不影响万科的经营。如果有新的领导力量输入,对万科而言或许会是新的转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万科管理层第一次传出失联风波。就在辛杰上任前的2025年1月,时任总裁祝九胜也曾被曝失联,但两日后便现身辟谣,被证实只是短暂配合调查。如今,辛杰的失联传闻,让这场刚刚开始的“手术”充满了变数。
03 万科还有多大的“窟窿”?
辛杰的辞职,给本已深陷泥潭的万科再添一重迷雾。
这家曾率先喊出“活下去”、为行业制定规则的“风向标”,如今正面临比生存更严峻的考验。
曾经的地产带头大哥有多辉煌,此刻的处境就有多么暗淡。
根据万科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出现自1991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95亿元。而亏损的根源,是销售额的断崖式下跌,而这种境况在今年仍未见好转。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万科今年9月单月销售额为91.8亿元,同比下降45.16%。1-9月销售额为1002.9亿元,同比下滑44.43%,
这是今年以来,万科单月销售额首次低于100亿元,在TOP10房企中降幅居首位。回想起4年前年销售额超6000亿的巅峰,如今的景象令人唏嘘。
销售额的下滑,只是危机的冰山一角。万科的负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2025年6月底,万科负债总额达8729.8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11%,净负债率也攀升至90.38%。
更严峻的是短期偿债压力。在其3642.6亿元的有息负债中,有高达1553.7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占比超过42%。这意味着,万科在应对销售额持续下滑的同时,还必须直面一个迫在眉睫的兑付缺口。
深铁的入主,无疑是国资为万科注入的一剂强心针。万科彻底告别“职业经理人时代”,进入国资深度主导的新模式。自2024年起,深铁通过资产受让、基金认购和低息借款(年利率低至2.34%)等方式“真金白银”驰援万科。
9月17日,万科再获深铁集团20.64亿元借款,这是深铁集团年内第九次向万科提供股东借款。截至公告日,2025年内深铁对万科借款累计达259.41亿元。
(图源:公告)
万科方面表示,今年以来,万科在大股东及多方支持下,改革化险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最新的半年报显示,万科上半年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面向下半年,万科此前表示,在政策端的引领、金融机构的支持、国资大股东的力挺以及合作伙伴的助力之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挑战。
然而,持续的“输血”,让深铁自身也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2025年上半年深铁营收72.84亿元,同比下滑21.67%,归母净利润亏损33.6亿元,连续两年巨亏。截至6月末,深铁集团资产总计7932.32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6.3%,主要系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负债合计4796.20 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0.46%。
另外,深铁集团在建的17条地铁线路与西丽枢纽等工程需持续巨额投入,被中诚信国际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警示其“融资需求持续增加,债务规模增长迅速”。
辛杰在万科大刀阔斧改革,虽暂时稳住了现金流,但如今他的离职与新旧掌舵人的更迭,让万科的资金对接与内部执行充满不确定性。这场风暴,又将引发怎样的激荡?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3009.html发布于 2025-10-13 16:28:4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