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球头条:美欧接近达成15%关税协议,汽车税率或大幅下调

访客 2025-07-24 17:12:07 37596
全球头条:美欧接近达成15%关税协议,汽车税率或大幅下调摘要: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23日报道,美国与欧盟正接近达成一项关键协议,计划对欧盟输美商品设定15%的统一关税税率。据称,协...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23日报道,美国与欧盟正接近达成一项关键协议,计划对欧盟输美商品设定15%的统一关税税率。据称,协议还将为飞机、烈酒和医疗设备等特定商品提供豁免条款。

全球头条:美欧接近达成15%关税协议,汽车税率或大幅下调

这一15%的统一税率,实质上是整合了现行约4.8%的平均关税与今年4月起已加征的10%关税。因此,欧盟方面认为该方案基本维持了现状,而非新一轮的加税。对欧盟而言,此协议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关税有望从当前的27.5%大幅降至15%。

尽管协议在欧盟内部仍有争议,但多数成员国已倾向于接受。德国总理默茨当天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后表示,美欧协议“或许能在近期达成”。不过,美方官员也出面提醒,除非特朗普总统宣布,否则有关与美国可能达成的任何贸易协议的讨论都应被视为“猜测”。

Business Standard:欧盟准备千亿欧元“无协议”计划,以应对美国30%的关税

欧盟已准备好强硬的反制措施。若美欧贸易谈判破裂,且特朗普总统在8月1日后对欧盟大部分出口商品加征30%关税,欧盟将迅速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约117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同等税率的报复性关税。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周三表示,该反制“一揽子计划”将整合两份清单,分别针对价值210亿欧元和72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据知情人士透露,反制目标将包括波音飞机、美国产汽车及波旁威士忌等标志性产品。

这些人士称,欧盟的反制关税已准备就绪,只待美国率先行动,预计最快下月即可生效。此外,一位德国政府官员表示,一旦谈判最终失败,柏林方面甚至愿意支持启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ACI)这一最后手段。

彭博社:特朗普称各国将面临15%至50%不等的关税

特朗普暗示,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前设定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时,他不会将税率定在15%以下。此番言论表明,此次加征关税的门槛正在提高。

“我们将实施一个直接、简单的关税,税率在15%到50%之间,” 特朗普周三在华盛顿的一场人工智能峰会上表示,“有几个(国家将被征收)50%的关税,因为我们和那些国家一直相处得不太好。”

特朗普宣布关税将从15%起征的言论,是他试图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过程中的最新转折。这也最新地表明,对于那些至今未能与华盛顿达成贸易框架协议的小部分国家之外的其他经济体,特朗普正寻求对其出口商品采取更激进的征税措施。

路透社:贝森特称“不急于”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挑选继任者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三表示,目前“不急于”确定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继任者,并指出提名人选可能来自现任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或地区联储银行的行长。

贝森特说:“有很多强有力的候选人,包括几位现任理事会成员,也可能包括地区联储银行的行长。”但他并未透露任何具体姓名。

贝森特还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尚未告知他是否会在2028年(理事任期结束)前离开理事会,但贝森特说:“我相信他会的。”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销售额大幅下滑,已开始生产平价车型初版

特斯拉周三表示,已开始生产平价汽车的初步版本。此举很可能是为了遏制该公司在全球市场经历的销量急剧下滑。

这家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领导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布了十多年来最差的季度销售降幅,利润也未达到华尔街的预期目标,但其汽车制造的利润率好于许多人的担忧。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2.6%。

特斯拉表示,预计这款承诺已久的平价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外界希望,在特斯拉应对来自平价电动汽车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消费者对马斯克极右翼政治观点的持续抵制之际,这款新车能重新点燃市场需求。

美联社:可可价格居高不下,好时等巧克力制造商上调价格

好时(Hershey)和其他巧克力制造商正在持续提价,旗下拥有锐滋(Reese’s)、好时麦丽素(Whoppers)、barkThins等众多巧克力品牌的好时公司周三宣布,将于今年秋末上调其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此次调价将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些产品的包装规格将变小,另一些则直接上调标价。平均价格涨幅将在百分之十几的范围(低双位数百分比)。

好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与关税或贸易政策无关,而是反映了包括可可价格在内的原材料成本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上涨这一现实。”

周二,瑞士巧克力制造商瑞士莲(Lindt)也表示,其产品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已上涨了15.8%。该公司称,虽然通过长期合同抵消了部分上涨的可可成本,但仍不得不将大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国际财闻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