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王晋:拉一边压一边,美国在俄乌政策上“变脸”有用吗

访客 2025-07-15 17:10:57 54139
王晋:拉一边压一边,美国在俄乌政策上“变脸”有用吗摘要: 未来50天内,政策的实际执行与国际社会的响应将决定该策略能否有效实现□作者王晋(西北大学副教授)据央视新闻报道,从7月初...

未来50天内,政策的实际执行与国际社会的响应将决定该策略能否有效实现

□作者王晋(西北大学副教授)

据央视新闻报道,从7月初美方暂停对乌克兰部分军事支持,到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批准向乌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再到特朗普14日称将通过北约向乌提供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武器,并对俄发出关税威胁,美国政府近期在俄乌问题上立场变化明显。

美国政府在俄乌政策上“变脸”,反映了特朗普对之前外交努力失败的不满,也必然影响欧亚战略局势动态。

王晋:拉一边压一边,美国在俄乌政策上“变脸”有用吗

↑特朗普(资料图)。图据央视新闻

特朗普将关税威胁与军事援助挂钩,意在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力图将战争成本内化至俄罗斯及其能源买家。将武器费用转嫁给北约国家,凸显了共和党一贯的“欧洲应负担更多”的立场,旨在重塑盟国对美安全依赖的经济分担模式。

客观上,美国做出最新表态,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在国内政治层面,特朗普此番表态强化了其强硬对俄的形象,或有助于在2026年竞选中巩固右翼基础。同时,通过高调支援乌克兰并对盟友施加分摊责任的要求,特朗普在外交事务上的“美国优先”得以延续,既迎合了选民对减少联邦财政支出的诉求,又可以展示对外政策的强硬形象,维持美国国内“红脖子”选民的支持。

在经济层面,俄罗斯尽管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却能够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维持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存在。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并未出现失序崩溃的迹象,因此如何进一步封锁俄罗斯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将是决定美国施压俄罗斯是否奏效的关键因素。

对于北约而言,美国的政策是未来乌克兰能否同俄罗斯继续长期作战的关键因素。特朗普自执政以来,在俄乌问题上一直秉持较为温和模糊的态度,而欧洲防务自主性显著增强、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裂痕也日益明显。美国需要通过新的战略表态,稳定与欧洲国家、北约盟国的关系。

此番新表态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相较于以往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此次美国的措施更为精准——“如果俄乌50天内达不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这不仅直接打击俄罗斯关键财源,也警示同俄罗斯保持合作的第三方能源买家。一些对俄乌冲突仍持模糊态度的国家,可能被迫在经济或政治上做出一定让步,俄罗斯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

随着美国对俄罗斯压力的加码,美国和欧洲关系进一步趋近,美国和欧洲由于关税、国际形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也将有所缓和。当然,这一举措也可能加剧欧洲内部在援乌负担分摊上的分歧,这也考验北约内部的团结与执行力。

对于乌克兰而言,特朗普此举带来的军事援助和国际声援无疑成为乌克兰防务的“强心针”。除了“爱国者”防空导弹,后续武器体系多样化还将提升乌克兰对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的拦截能力。同时,通过与美国高层的对话,乌方政府在国内外政治声誉方面均可获得加分,进而在内部推进政府改组与产业升级。

特朗普对俄关税威胁与对乌援助承诺的双轨政策,既源自对冲突延续的不满和对国际安全责任分摊的再平衡诉求,也反映出其在国内政治与地缘战略中的多重考量。未来50天内,政策的实际执行与国际社会的响应将决定该策略能否有效实现,亦将对欧亚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考验各方在制裁与和谈之间的权衡智慧。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