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博物院文物修复师杜少飞丨他像平时工作一样 拿下全国一等奖

2025年7月6日,文物修复师们的“全运会”——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圆满落幕,来自四川博物院的资深文物修复师杜少飞,以一张完美修复的清代美术名家王云泉水墨山水图屏获得评委们高度认可,摘得纸质书画文物修复项目一等奖。
获奖自然令人欣喜,但说起这次比赛的过程心得时,杜少飞显得云淡风轻:“不紧张,也没觉得哪个环节多难,就像平时工作一样的,认真完成就是。”
工作中的杜少飞
杜少飞的老家在河北,大学则是在东北上的,学的也不是文物修复,而是传统绘画。正式工作之前,他并没有去南方发展的计划,只是毕业后刚好赶上四川博物院需要纸质书画修复人才,杜少飞在故宫博物院的老师便推荐了这位得意门生。
他由此与成都结缘,并在这里安家立业。时光飞逝如电,一晃就是16年过去。但杜少飞仍然清晰记得,自己还是个大一新生时,在学校看过的那场书画修复专业毕业展。“当时感觉非常震惊——怎么能从一堆碎纸片到最后修复成一张完完整整的书画作品呢?”
杜少飞由此对书画修复渐渐上了心,有了兴趣,也想自己体验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就感。还没毕业时,他就试着帮老师、同学们完成一些书画修复工作,期间也失过手甚至赔过钱,但他都能坦然面对,并从中总结经验。因为“没有出过问题的人,就不会解决问题”,杜少飞说。
杜少飞修复的古画前后对比
中国书画所用的材料大多为绢和纸,都是脆弱的有机质,历经岁月漂洗后,常常面临断裂、糟朽、霉烂和残损等问题。修复这些古代书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重新装裱,为画作更换紧贴其下的一层纸,而这层纸对保护画面有密切关系,因此被称为“命纸”——字面意义上的那个命。
同时,如果遇到画面或字迹的缺损,修复师还要按照原作笔意将破损处接补完整,这称为“接笔”。这一个环节也是极为考验修复师手艺的——需要过硬的绘画功力,但技法又和绘画创作要求不同,极少数高手才能掌握好这个分寸。
杜少飞修复的古代书法作品前后对比
这位“极少数的高手”之一,日常的工作就是在那张光滑巨大的暗红色工作台上,沉默地、全神贯注地完成一张张古代书画的修复。在这些沉默而专注的时间里,他通过那些发黄黯淡却依然文彩焕然的作品,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创作者们用心交流。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袁诗葭 图据四川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