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

访客 2025-05-21 16:44:27 8208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摘要: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一瓶1元的纯净水,一句“滴滴润心田”的广告语,曾让润田成为江西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在瓶装水市场竞争...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

一瓶1元的纯净水,一句“滴滴润心田”的广告语,曾让润田成为江西人共同的童年记忆。

在瓶装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江西老牌企业“润田”在历经16年的资本浮沉,终于迎来上市曙光。从曾经的区域霸主到因“首长专供”事件跌入谷底,再到国资入局重整旗鼓,润田的崛起与挫折折射出地方品牌在巨头环伺下的生存困境。

如今,润田选择以“借壳”ST联合的方式冲击资本市场,试图通过“弱弱联合”实现逆袭。

然而,低价策略的盈利隐忧、同业竞争的未解难题,以及全国化扩张的瓶颈,仍是其前行路上的重重挑战。这场背水一战的资本博弈,能否让润田重现昔日辉煌?

1元水的资本梦

“润田”品牌创立于1994年,由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饮料)推出。

品牌初期以550ml装“润田”纯净水为核心产品,凭借亲民的1元定价策略和“滴滴润心田”的经典广告语,迅速打开江西市场。其市场渗透率一度突破50%,成为当地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童年记忆品牌”。

2000年,润田饮料启动全国市场,率先进入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之后公司引入了DRP分销系统。

到2007年,润田饮料已极具规模,并且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当年,亚洲最大投资基金软银赛富(SAIF)向其注资2亿元,成为其A轮战略投资者。这一资本加持不仅为润田注入资金,更带来了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品牌升级的想象空间。

彼时,润田已在全国布局沈阳、成都、武汉等七大生产基地,覆盖20多个省市,并推出高端产品线“润田翠”天然含硒矿泉水,凭借明月山富硒水源的稀缺性迅速打开市场。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橄榄枝接踵而至。2008年,润田收购江西芙蓉山矿泉水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同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计划2009年上半年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南昌市政府更将其列入“2008年第一批拟上市企业名单”,润田一度被视为“江西饮料第一股”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最终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导致IPO搁浅。

联姻国资破局,同业竞争问题待解

如果说IPO搁浅只是润田危机的开端,那么2013年的一个关键决策失误,则直接导致其品牌价值断崖式下跌。

2013年9月,润田饮料推出一款“首长专供”矿泉水陷入舆论漩涡,尽管公司声称产品“未实际流通”,但包装上的特权标签被指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此后,从2014年初开始,润田饮料就一直被传陷入债务危机,被曝欠薪、欠经销商货款等。

2014年10月,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实业)正式成立。

两个月后,润田实业完成对原江西润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承债式并购重组,收购其全部资产、负债及劳动力,同时整合子公司股权。此次重组虽未直接引入国资,但通过资产整合为后续国资控股奠定基础。

2016年4月,江西省旅游集团(江西省国资委控股)通过旗下江西迈通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对润田进行增资扩股,持有润田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原民营股东江西润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此举标志着润田正式由民营企业转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有了国资的“救助”后,润田实业此前曾计划IPO上市。2022年9月,润田实业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不过,2023年6月25日,中信证券向江西证监局递交的润田实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的报告显示,经过两期辅导后,润田实业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同业竞争。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控”)下属的江西城投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的江西南山御泉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简称“南山御泉”),与润田实业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南山御泉于2022年起与润田实业同属江西国控控制。

中信证券的建议整改措施为,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江西国控将不再控制南山御泉,南山御泉与润田实业不再构成同业竞争。

有意思的是,爱企查显示,南山御泉的大股东仍然是江西城投,也就意味着同业竞争的问题并未解决。

起于低价也“困”于低价

对于润田来说,问题或许不仅仅是同业竞争那么简单。

中国瓶装水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头部品牌占据绝对优势。数据显示,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娃哈哈、百岁山与冰露六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0%,区域品牌及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持续压缩。

以同样生产纯净水的今麦郎为例,其董事长范现国近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今麦郎水饮的利润偏低。今麦郎终端售价1元的蓝标水,整包出厂价为10元(24瓶),折单瓶出厂价格0.42元,一瓶蓝标水为今麦郎公司的净利润只有2分钱。

与其他几个做净水业务的品牌相比,润田虽然在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样也受制于江西。其官网介绍的四大水源地,有三处在江西省内,另一处则在“神农架”原始森林北麓。

由于未像全国品牌那样布局多水源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润田的全国布局,在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润田想要全国化扩张实非易事。

此外,无论是农夫山泉还是华润饮料,除了净水业务以外,还在开拓饮料市场来增厚收入,但润田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晚,其官网上仅有一款无气苏打水和即饮蜂蜜饮料,其他产品均为不同规格的净水。

IPO失败后,“弱弱联合”重组并购上市

如今筹划IPO十余年未果的润田实业,正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5月14日,ST联合(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润田实业部分或全部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以实现对润田实业的控制。

这场涉及国资入股的重组大戏,或将改写两家企业的命运轨迹。

ST联合成立于1998年,是江西首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跨境购和旅游板块,近年深陷营收下降和亏损泥潭。

2022-2024年,国旅联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5亿元、5.8亿元、3.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3万元、-1696万元、-6370万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再度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为8705.69万元,同比下滑29.16%;归母净利润为-853.63万元,同比下降94.98%。

更严峻的是,因涉嫌信披违规,公司股票于3月18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联合”。

将润田实业注入ST联合,对双方而言均是一次关键博弈。

对润田实业而言,这或许是场迟到的资本盛宴。若重组成功,这家十余年IPO未果的企业将实现曲线上市,而ST联合则有望借此摆脱亏损泥潭。公告显示,目前交易仍处于筹划阶段,尚未签署正式协议。这场“一石二鸟”的资本运作能否修成正果,仍待时间检验。

即便是如愿联姻,在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环伺的瓶装水市场,润田的困境远不止于肉眼可见的品牌力与渠道短板。当头部玩家凭借资本、供应链与创新机制形成的系统性优势持续扩张时,这个曾经的区域霸主正面临全方位地降维打击。草根逆袭的故事永远动人,但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窗口正在悄然缩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