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伟达要投一家量子计算公司

英伟达进军量子计算:正洽谈投资 PsiQuantum,押注下一个技术浪潮。
据科技媒体Information周日报道,英伟达正处于与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的高级投资谈判阶段。据参与此次交易的四位人士透露,此次谈判正值PsiQuantum在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少7.5亿美元之际。
另据此前报道,PsiQuantum正寻求以6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筹集资金,贝莱德预计将领投这轮融资。英伟达的参与此前并未被披露。
这一动作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早些时候对量子计算前景的谨慎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今年1月,黄仁勋曾表示量子计算可能需要20年才能成为实用技术,但此后明显调整了立场。
英伟达布局量子计算版图
自黄仁勋1月发表对量子计算的保守言论后,英伟达已经显著改变策略。
今年3月,该公司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举办了首个“量子日”活动,并宣布在波士顿设立新的量子研究中心,旨在帮助量子计算公司利用英伟达硬件增强其工作。
PsiQuantum是黄仁勋在英伟达大会炉边谈话中重点介绍的十几家量子初创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还投资了SandboxAQ,后者筹集了超过4.5亿美元用于开发量子计算软件算法。
量子计算:下一波技术革命?
目前,所有计算——无论是存储照片、流媒体视频还是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都在使用被称为比特(bit)的小数据单位处理信息的计算机上运行。
量子计算公司希望通过使用量子比特(qubits)编码信息来处理信息,从而解决传统计算机需要数千年才能处理的问题。
过去一年,包括谷歌和微软在内的科技巨头宣布了其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方面的突破。谷歌一位高管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的实际应用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实现。
PsiQuantum于2016年成立于帕洛阿尔托,是竞相打造量子计算机的少数几家初创公司之一,目标是开发能够在复杂任务中超越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例如模拟分子相互作用以加速药物发现。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PsiQuantum在一轮融资中筹集了4.5亿美元,使其估值超过30亿美元。该公司采用光子方法构建量子比特,即利用光粒子构建量子比特,并依靠传统半导体制造、封装和低温冷却技术来实现其硬件。
尽管PsiQuantum是该行业资金最充足的初创公司之一,但该公司尚未公开展示可运行的量子系统。
量子计算系统构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量子比特难以控制。业内许多人,包括PsiQuantum在内,认为量子计算机只有在数百万个物理量子比特能够协同工作且不失效的情况下才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