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亿占资大案,上市公司和董事长都被立案!详解退市风险有多大?

作者|深水财经社 乌海
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江苏吴中7.7亿大股东占资大案再现重大进展。
5月14日晚间,*ST苏吴(600200)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就在前一日,公司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吴中投资")刚完成新一轮股份质押,累计质押率高达94.48%,由于公司股价近三个月已经跌掉70%,大股东质押已经出现较大的爆仓风险,从而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
现在公司已经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是目前看距离退市已经迫在眉睫,留给大股东的时间也不多了,公司会真的退市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逃过一劫?
根据公告,钱群山此次被立案,源于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尽管公告未披露具体细节,但结合公司此前的种种迹象,市场普遍猜测,这或许与江苏吴中控股股东关联方资金占用案密切相关。
2025年5月6日,江苏吴中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在2024年度审计期间,自查发现控股股东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涉及金额高达7.7亿元。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导致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苏吴"变更为"*ST苏吴"。
因上述占资问题,中兴财光华会计所已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今年2月,*ST苏吴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次董事长也收到了调查通知,意味着这轮调查已经从公司层面延申到个人层面。
董事长钱群山并非实控人,公司实控人其实是他的兄弟钱群英,后者通过浙江复基控股、杭州复晖实业、苏州吴中投资多层股东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股。
在董事长被立案的同时,江苏吴中控股股东的质押危机也一触即发。
5月14日晚间公司公告,吴中投资追加质押957万股,占其持股的7.79%。截至5月13日,吴中投资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11602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4.48%,占公司总股本的16.29%。
*ST苏吴被查引发了股价雪崩,自2月27日到5月14日,公司股价在不到三个月里跌幅已达72%,这也导致控股股东很可能出现了爆仓风险,必须不断补充质押才能避免强行平仓。
但是这一次补充质押可能并不能缓解爆仓危机,因为吴中投资大部分质押是在被调查之前,若按照业内普遍的50%质押率测算,控股股东可能早已逼近平仓线。
后面如果股价继续跌下来,那么控股股东如果不能补充质押五,就要面临强平风险,会引发控制权变动风险。
对于江苏吴中而言,董事长被立案和高质押率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公司面临的退市风险才是真正的"生死劫"。
根据此前公司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浙江复基控股集团的其他关联方企业占用公司资金高达7.69亿元,而截至去年末公司净资产为18.23亿,大股东占资占净资产比例高达42%。
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1.68亿,所有流动资产合计也只有27.55亿。公司期末短期借款余额高达13.04亿,应付账款1.57亿,合同负债1.3亿,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11亿,这几项合计超过17亿!
这意味着公司将很快面临偿债危机和流动性风险。
而大股东占款曾是A股市场的顽疾,很多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2024年4月证监会出台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作为规范类退市的情形,限期不整改坚决退市。
根据退市新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无控股股东的,则为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2亿元以上或超过净资产30%,自收到证监会责令整改通知之日起,6个月之内未能归还的,将被实施其他退市风险,后面的4个月里仍未归还的,就要立即启动退市。
也就是,处罚大股东占资退市情形的,一共有10个月筹钱时间,而江苏吴中目前查出来的占资是7.7个亿,目前证监会尚未调查完毕,公司还没收到责令整改通知,所以他们还是有很多时间准备,退市还尚早。
但是投资者已经出现踩踏,导致股价雪崩,目前已经跌到两块多,后面如果继续踩踏,一旦跌破一元面值,就很可能无力回天了。
如果大股东确实在10个月里拿不出钱来,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申请债务重整或破产重整,但是这个难度会非常大,流程也相当繁琐,因为即便是找到投资人,也必须要在规定期限内把占款归还掉,但是如果能找到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人还是有希望的。
现在退市没那么简单。
如果因为资金占用导致公司退市的,除了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资金占用导致公司退市的,应当以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案由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罪名成立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形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实际控制人等都可能被追诉。
虽然江苏吴中的命运尚未尘埃落定,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