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13分钟被异地盗刷1.1万元 用户质疑建行风控形同虚设丨银行财眼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出品
文丨潇潇
近日,有多位建行信用卡用户遭遇异地盗刷事件,有持卡人13分钟被盗刷1.1万元。银行风控系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用户的损失谁来承担?
建行信用卡13分钟被异地盗刷1.1万元
5月7日上午8点前后,星星持有的建行信用卡在美国被连续盗刷三笔,金额分别是507.2美元、505.95美元、507.3美元,总金额折合人民币近1.1万元。第四笔盗刷因余额不足未能成功,随后消费货币从美元变成英镑后,星星才收到一条是否继续交易的短信提醒。
让星星不能理解的是,她本人和自己的建行信用卡在马来西亚,在未绑定任何境外App或购物网站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被美国商户刷走?
另外,星星质疑建行信用卡的风控系统是否是形同虚设,“这次境外盗刷了1500多美元,银行没有及时发确认短信。”
建行信用卡短信提醒、确认交易以及拦截的机制如何?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致电建行信用卡中心求证,客服表示“境内消费500元以上会有免费短信提醒,境外消费不论任何金额都会有短信提醒,这是由系统决定的,无法人工更改。正常交易是不会让持卡人确认的。如果是有疑问的交易,比如突然间有一笔异地交易,可能会触发风险侦测,风险侦测可能会提醒,跟您确认这笔交易是否本人使用,一般来说第一笔异地交易就会提醒。至于是否拦截交易,是由银行的系统判定,没有详细的标准。”
对比建行信用卡客服的介绍,星星持有的建行信用卡被异地盗刷三笔都没有触发风险侦测,直到被盗刷3个多小时后,消费货币又换成英镑后才触发风险侦测以及交易确认的流程。
同一天,成都的兰峰也遇到建行信用卡被盗刷的问题,他持有的卡片被美国一家商户Dollar Tree盗刷了5笔505.95美元、一笔200美元,折合人民币合计损失近2万元。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注意到,星星、兰峰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日有多位网友晒图吐槽建行信用卡被盗刷。这些盗刷的案例存在共同点,时间同为5月7日,收款方同为Dollar Tree,盗刷金额也较为雷同,大多涉及505.95美元或507.3美元。
损失能否追回?
在否认交易后,星星接到建行客服的答复,“非本人交易的盗刷情况,用户无需担责,后续银行会进行账务调整。”对于盗刷原因,建行客服告诉星星,“根据后台排查,盗刷可能源于第三方境外网络平台的信息泄露。”
据星星回忆,2025年3月,她曾在亚航(AirAsia)上使用这张建行信用卡购买过额外行李额度,这是她唯一一次在境外App上使用这张信用卡。结合建行的答复,她推测可能就是这次交易导致了信息泄露。
与星星的经历类似,兰峰唯一一次在境外使用建行信用卡也是在亚航,“今年2月去马来西亚时,为了买行李额度,在亚航APP上绑定了信用卡并输入过cvv安全码。”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注意到,多位反映建行信用卡被盗刷的用户多有在亚航消费经历。
兰峰告诉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建行信用卡被盗刷后已经报警,目前已立案,银行这边也上传了资料,但事情过去9天,损失能否追回到现在也没有进展。”
在接到建行会进行账务调整的通知后,星星仍然对盗刷事件存在疑问。其一,如果只是个人信息泄露,为什么有这么多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家境外商户被盗刷?其二,银行的风控系统为何没有及时拦截这些明显异常的交易?
她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用户,这次建行信用卡被境外盗刷让人胆战心惊,这种13分钟内被刷走上千美元的恐惧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希望后续建行能给予我们一个清晰的调查结果和安全说明。”
为何有多位持卡人同一天被盗刷?建行的风控系统为何没有及时拦截异常交易?遭遇盗刷后损失的金额能否追回?对此,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致电建行信用卡中心求证,对方表示“建行有一些境外持卡保障,我们需要核查盗刷产生的原因,能否追回损失要视实际调查情况而定。至于其他问题,核实后会有专人答复。”截至发稿,暂未获得相关答复。
那么,银行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北京市京师(通州)律师事务所金融投融资法律事务部主任滕儒告诉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银行大概率需承担全额赔偿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用户存在过错。如果银行拒绝全额赔偿,用户需通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行政投诉、金融消费调解以及诉讼的路径维权。”
滕儒律师提醒持卡人,“要证明被异地盗刷,首先要做证据固定,建议采取本地消费、行程记录等固定证据。”
建行信用卡被盗刷的后续进展如何?持卡人能否追回损失?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将持续关注。
(星星、兰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