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

访客 2025-04-27 16:39:02 69525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摘要: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以一场技术盛宴宣告其新能源战略的全面落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以一场技术盛宴宣告其新能源战略的全面落地。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在发布会上掷地有声的宣言——“以品牌定力科技实力为用户造好车,坚决走好新时代红旗创新发展之路”——不仅是对品牌67年发展历程的凝练总结,更揭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篇章。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

文化觉醒:东方美学的当代重构

展台上,千万级红旗国礼"兰亭雅韵"定制版犹如流动的东方美学画卷,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人风骨与双涡轮V8T发动机的澎湃动力交织辉映。这不仅是红旗金葵花子品牌对顶级匠艺的极致追求,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时代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

与之形成时代交响的,是全新C+级豪华纯电/混动轿车H9与SUV HS9这对"双子星",它们以司南1000智驾系统的科技锋芒,在经典的高山飞瀑前格栅下演绎着智能驾驶与人文情怀的和谐共生。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

技术突围:构建全栈自研技术矩阵

技术创新始终是红旗破局的利刃。展台深处,“红旗1号”芯片在聚光灯下折射出中国智造的锋芒,这颗5纳米五域融合芯片与DeepSeek大模型构筑的智慧场景大脑,正悄然改变着智能座舱的交互方式。

“红旗1号”芯片的锋芒背后,天工家族正成为技术普惠的载体。新上市的天工06搭载行业首发的惯导三目立体视觉系统,将“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从概念变为现实。先进芯片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的灵犀座舱,展现出“无感触发服务”的智能境界。而天工05采用母婴级别材料打造的零重力座椅,通过纳米生态离子材料实现座舱甲醛零检出,印证着红旗对用户健康的极高关注度。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

而在看不见的底层架构中,全主动智能底盘以“转弯零侧倾”的革新体验,印证着中国汽车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天工、鸿鹄、九章三大技术平台的协同发力,不仅为红旗旗下PHEV车型创造1707公里续航纪录提供技术背书,更构建起覆盖纯电、混动、智能的全维度技术护城河。

价值升级:从参数竞争到体验进化

用户需求始终是红旗创新的指南针。当市场还在争论智能辅助驾驶的技术路线时,红旗已率先将“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落地,以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解决方案破解现实场景痛点;当行业聚焦续航里程竞赛时,红旗选择在健康安全维度加码,整车辐射值降至国标千分之一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与16项健康核心技术的沉淀。

邱现东列举的1000余项核心技术突破中,固态电池、5纳米芯片、全主动底盘等成果,看似是技术指标的罗列,实则内含技术战略的顶层设计。例如,当行业普遍将电动化视为“弯道超车”机会时,红旗却将电池安全标准提升至“针刺2小时不起火”,远超国标的严苛要求,本质上是对用户安全价值的敬畏。

生态布局则彰显着红旗的产业格局。从“红旗越野生态共创计划”打破行业边界,到飞行汽车“天辇1号”定义立体出行新范式,红旗正以开放姿态重构汽车产业生态。这种创新不是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建立在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之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重点工程的集群式发展,让红旗的产业链既有尖端技术的锐度,又具备安全稳健的厚度。

战略定力:长期主义的中国解法

邱现东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的“品牌定力”与“科技实力”,看似是抽象的战略表述,实则是红旗面向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期发展的方法论凝练。

这种定力在天工家族产品布局中尤为凸显。天工05以15.98万元起售价打破智能电动车价格门槛,天工06则通过预留L4级自动驾驶硬件预埋,展现技术前瞻性。两款车型在15-25万元主流市场形成钳形攻势,既承接燃油车用户升级需求,又开辟年轻科技用户新战场。

当全球汽车产业陷入技术路线摇摆、资本急于求成的浮躁时,红旗选择将品牌根基深扎于中华文明沃土。邱现东提及金葵花子品牌时,特别强调其“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厚重历史和技艺巅峰”,这并非简单的文化包装,而是通过将榫卯结构、中轴线旗标等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构建起不可复制的品牌壁垒。这种文化赋能不是对传统的复刻,而是如他所言“让传统文化、顶级匠艺和卓越科技完美融合”,在电动化时代重塑“东方豪华”的价值标准。当国际品牌仍在用西方美学定义豪华时,红旗的文化定力使其在精神层面与用户形成深层共鸣,这是任何技术参数都无法替代的品牌护城河。

邱现东将“品牌定力”上升为抵御产业周期波动的精神内核。他提到“67年来红旗承载民族梦想、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不是对市场的妥协,而是对品牌使命的坚守。在新能源补贴退坡、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红旗没有选择以价换量,而是通过天工家族、金葵花子品牌等差异化产品矩阵,在30万以上高端市场持续突破。这种定力源自对产业规律的深刻认知,品牌建设是长周期工程,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战略耐心,而非追逐短期流量的投机行为。

国车新思:以文化为基科技为笔,绘就红旗新时代精神图谱

站在200万用户的新起点,红旗用50万辆的年销目标宣示转型决心。数字背后,是H家族与天工家族构筑的产品矩阵,是从国宾车队到飞行汽车的全场景覆盖,更是“健康豪华”理念对汽车本质价值的回归。

眼下,一汽红旗构建了一个“文化-技术-用户”三位一体的价值闭环。以文化自信塑造品牌灵魂,以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以用户需求校准发展方向。这种战略框架不仅解答了红旗“为何而战”的命题,更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参考。在全球化竞争的新阶段,唯有将文化厚度转化为技术高度,用敬畏之心守护用户价值,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