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周,特朗普埋下的“雷”可能要爆了

编者按: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正演变为共和党的政治负担。党内多位议员虽私下对关税政策持反对态度,却因畏惧总统的政治报复而保持缄默,转而将希望寄托于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干预,期待通过法律途径终结这场贸易争端。
而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经济议题上的支持率已跌至任期最低点。由近千名经济学家联名签署的《反关税宣言》发出严厉警告,指出现行关税政策恐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
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贸易战,正日益显现出战略误判的迹象。而下周三,第一波“反映关税冲击”的欧美经济数据要来了,这将揭示全球经济第一道“伤痕”。
01“不敢言”的共和党人,希望美国最高法院叫停关税战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私下反对关税、却不敢公开批评总统的共和党议员暗中希望美国最高法院出手,叫停关税战。
文章称,共和党策略师、前参议院共和党助理布莱恩·达林直言“议员们不好公开反对总统,因为代价太大。所以他们巴不得最高法院介入,维护宪法赋予众议院的征税权。”
他表示,民调显示关税政策不得人心,若长期持续,恐将断送这些议员的连任之路。
要求匿名的共和党人表示,最高法院若出面干预关税战,对于“不敢言”的共和党人是好事。许多共和党国会议员认为特朗普的征税政策“过于激进”。若经济陷入衰退,这些议员将担心自己竞选连任受到影响,“他们的政治处境已岌岌可危”。
就连特朗普铁杆盟友、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也称“关税等于变相对数百万美国消费者加税”,自己不同意这种做法。
威斯康星州共和党籍参议员罗恩·约翰逊更是在电视访谈中质疑贸易战的真实目的,警告关税是“伤己伤人的钝器”。
威斯康星州共和党籍参议员罗恩·约翰逊称关税是“伤己伤人的钝器”。
关税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已使共和党人开始担忧2026年的中期选举。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汤姆·蒂利斯在采访中提到了1982年,共和党人因经济问题在中期选举中丢掉了26个席位。
1982年为共和党总统罗纳德·里根执政时期,当时美国正面临高利率与经济滞胀的双重压力。为此,里根政府推动国会通过税改法案,上调企业税和消费税以增加财政收入。
多数共和党人,包括蒂利斯在内,都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变相对美国家庭加税。加税幅度越大,共和党支持率就越低。蒂利斯特别指出,若到明年2月,美国仍在就关税问题争论不休,“各项指标都将持续恶化”。
特德·克鲁兹也警告称,关税可能导致共和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遭到“血洗”。
02特朗普经济支持率触底 近千学者联署反关税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新全美经济调查显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关税、通胀和政府支出的处理方式引发广泛不满,其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创下总统生涯新低。据悉,有4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将恶化。
调查发现,44%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的处理方式,51%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在经济问题方面,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3%,反对率为55%。
参与此次调查的民主党民意调查机构哈特事务所(Hart Associates)的合伙人杰伊·坎贝尔表示,特朗普二度执政的初衷就是改善经济,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并不满意他们所看到的结果。
更引人注目的是,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千名经济学家联署发表“反关税宣言”,直指现行政策“误入歧途”,可能导致“自我造成的衰退”。
在这份“反关税宣言”中,作者警告说,取消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方面“不连贯和破坏性政策”迫在眉睫。
宣言中写道:“现任政府征收关税的动机是对普通美国人面临的经济状况的错误理解”,“我们预计,美国工人将首当其冲地受到这些误导政策的影响,表现为物价上涨和经济衰退的风险。”
宣言还批评称:“美国威胁和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是使用错误和即兴的公式计算的,没有经济现实的依据。”
截至美东时间4月19日晚,已有956人签署这份“反关税宣言”。
03全球经济第一道“伤痕”要来了
而随着关税落地,市场关注点已从短期波动转向基本面验证:企业是否开始缩减投资?消费者信心是否减弱?这一切都将在PMI数据中初见端倪。
下周三,欧美将同步公布4月PMI初值,这将揭示全球经济第一道“伤痕”。
特别是美国制造业PMI中的投入价格指数,被标普全球称为衡量关税通胀压力的“第一站”。3月该指标已升至近两年来最快上涨水平,反映企业成本压力加剧。分析人士预计,在10%进口关税已生效、对等关税虽暂缓但仍悬而未决的背景下,4月数据或将进一步走高。
虽然市场仍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但部分机构对此持保留态度,原因正是关税带来的通胀隐忧。
丹麦银行分析师指出:“本期PMI报告至关重要。在当前增长担忧加剧的环境下,贸易不确定性或已压制新订单。”
除了PMI,下周三美联储还将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该报告将提供地区经济的详细调查材料,帮助外界了解政府政策及不确定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决策。
此外,美国还将陆续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下周三为3月新屋销售,下周四则有成屋销售、耐用品订单和初请失业金人数,有助于更全面评估贸易冲击的实际影响。
欧元区方面,法国、德国及整个欧元区的PMI初值也将在下周三出炉。RBC指出,这将是“评估特朗普关税公告对欧洲增长潜在冲击的首个重大考验”,尤其会密切关注新出口订单是否开始走弱。
尽管当前欧美之间的对等关税暂时推迟,钢铁、汽车等重点产品仍面临25%的高关税,贸易紧张关系未解,企业信心或已受到侵蚀。
英国方面的PMI数据同样值得关注,RBC指出:“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征税对情绪的影响不容忽视,但考虑到英国对美服务出口仍免关税,直接冲击或相对有限。”
04美国“新次贷”大雷,哈佛、耶鲁引爆?
常青藤高校开启私募股权抛售,一场“新次贷”危机正缓缓拉开。
周日,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面对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以及对免税资格的威胁,耶鲁大学正寻求大规模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交易规模可能高达60亿美元,相当于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这是耶鲁在二级市场上首次抛售。
不仅是耶鲁,有分析称如果其免税地位仍然被取消,哈佛大学开始出售流动性资产(如股票)也只是时间问题,也许还会发行更多债务。 特朗普与高校的矛盾愈发激烈,常青藤巨额捐赠基金投资成为“风暴眼”。
对私募股权行业来说,常青藤盟校一直是最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它们不仅提供大量资金,而且其投资决策通常被视为市场风向标。这些高校基金被迫退出将改变行业资金流动格局,可能导致估值重置。
尤其是,当前华尔街私募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完美风暴,陷入资产套牢,交易僵局持续,估值危机、流动性枯竭的困境。
Apollo、Blackstone和KKR等私募股权巨头今年股价暴跌超20%,远超标普500指数跌幅。随着交易僵局持续,这些公司向养老金和捐赠基金等客户返还资金的难度与日俱增。
"新债王"Gundlach曾警告,美国可能正面临一场新的"次贷危机",私募市场风险被严重低估。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则在社交平台上称:
私募资产的潜在波动性被掩盖多年。2020年,私募资产曾备受瞩目,但由于各国央行释放大量流动性,最终未出现任何问题。此后,私募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然而,若出现长期关税下行周期且没有央行救助,又会发生什么呢?再加上目前大学捐赠基金的状况。
05“中国是合作伙伴,不是敌人”
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关税风暴不仅重创全球贸易秩序,更使美国自身深陷结构性困境。
数据显示,特朗普发起的第一轮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大豆约占71%。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德深感担忧:“作为大豆种植户,我们依赖贸易,美国生产的大豆中有50%用于出口。我们迫切需要尽快解决问题,到了秋天大豆收获时,我们需要市场状况大幅改善。否则全美豆农家庭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美国全国玉米种植业联合会主席肯内特·哈特曼表示,关税政策将导致玉米种植户蒙受巨大损失,他们担忧,收获了数百万吨玉米之后,找不到销售的市场。
而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对自由贸易非常依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七大科技企业中,海外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过半的有五家。
韦德布什证券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艾夫斯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美国科技行业正因为当前的关税政策,遭遇一场供应链层面的“末日危机”,资本支出全面萎缩、新项目相继搁浅,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将难以逆转。
在2025年安塔利亚外交论坛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表示,尽管美国嫉妒中国的成功,把中国视作敌人,但关税战,中国能赢。
这一观点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的战略思考不谋而合。在近期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时,高志凯以更务实的视角剖析了中美关系的出路。“如果我见到特朗普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中国不是你的敌人,中国是你的合作伙伴。你与中国为敌,你赢不了。”
他列举了中美合作的现实抓手:比如你股市、债市和汇率的稳定我们能帮忙吧,美国的就业问题我们也能帮忙。“美国好多头痛的问题他都解决不了,其实中美合作都能帮他解决”。
高志凯特别指出,中国一定要在全世界高举捍卫自由贸易的旗。“我们这几十年好像就在等着这一瞬间,说这个是真正的旗,中国举的旗是自由贸易,如果抓住了是非常好的历史机遇。”
参考资料:
《特朗普“自己人”也坐不住了 暗中希望美最高法院叫停关税战》人民日报
《调查显示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跌至其总统生涯最低》央视网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诺奖得主》观察者网
《美国“新次贷”大雷,哈佛、耶鲁引爆?》华尔街见闻
《就在下周三,第一波“反映关税冲击”的欧美经济数据来了》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