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胆小鬼博弈”视角下的“对等关税”

访客 2025-04-17 11:17:14 7978
“胆小鬼博弈”视角下的“对等关税”摘要: 在当前的中美关税对抗格局下,强硬态度和多元化外交策略是中国应对关税战的关键。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短期内引发了全球金融市...

在当前的中美关税对抗格局下,强硬态度和多元化外交策略是中国应对关税战的关键。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短期内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我国凭借经济的韧性以及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可以有效对冲外部扰动对经济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可能需要对关税政策做出调整。

“胆小鬼博弈”视角下的“对等关税”

从“胆小鬼博弈”的框架下分析,由于中美的非对称损益,采取强硬态度回击美国的“关税战”是当下的最优解。

观察“关税战”的新视角:“胆小鬼博弈”。

自从特朗普上任以来,屡次对华加征关税,实质性地伤害了两国的经贸往来。对于美国本轮“对等关税”的应对,我们认为可以从“胆小鬼博弈”的视角去分析。胆小鬼博弈指的是一种典型的非零和博弈情景,其经典模型描述的是两辆汽车相向而行,谁先转向避让就会被视为"胆小鬼"而输掉博弈,但若双方都拒绝退让则会导致两败俱伤。在经典的“胆小鬼博弈”中,均衡出现于其中一方强硬而另一方退让,这时率先明确声称自己将采取强硬策略的一方将占据优势。经典“胆小鬼博弈”的场景有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双方对于损失的承受度相同或相近,而对于中美本轮“关税战”而言,从经济政策环境以及资本市场的稳定等角度而言,双方在博弈中的筹码并不相同,因而在传统“胆小鬼博弈”外还有进一步的演化。

中美的博弈筹码:

美国:持续推行高关税面临内外部掣肘。博弈论视角下,特朗普政府的优势筹码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美国掌握关税政策的主动权,美国是本轮“关税战”的主动加征者,可主动决定加征时机和范围;第二是,出口及外需的变化会深层次影响我国经济和就业等多方面。另一方面,美国的劣势也很明显:一、美国国内通胀粘性下,加征高关税将进一步推高通胀,美联储降息空间受到制约。二、金融市场承压,"股债汇"已经显现联动下跌风险。三、美国陷入多线作战困境,同时面临中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对等反制。四、欧盟的报复性关税清单中,农产品、摩托车等品类精准针对共和党票仓,直接影响特朗普关键选民群体。

中国:经济具备较强韧性,政策储备充足,增量政策可有效对冲关税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高增5.4%,工业生产、社零、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等均实现超预期高增,内需的回暖叠加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将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动能。相较于2018年,当下我国的贸易结构更趋多元化,对美出口占我国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可以更为有效地分散对美出口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此外,我国政策储备工具充足,若“关税战”愈演愈烈,可以推出一系列宏观增量政策,财政加码并前置发力、货币择机降准降息可期,通过刺激内需来有效对冲关税带来的出口下滑压力。

在当前的关税对抗格局中,中国具备更高的损失承受能力,选择强硬态度回击“关税战”是当下的最优解。

在我们分析的博弈模型中,强硬态度和迅速的反击策略被认为是最优选择。我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立场,通过对等加征关税、出口管制和其他反制措施,表现出强烈的决心,这种强硬态度不仅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保护,也是出于政治战略的考量。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韧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完全有能力支撑住“关税战”,最终迫使对方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压力之间做出妥协。同时,我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多元贸易体系,形成内外共振。因此,从博弈的角度来看,采取强硬态度和多元化外交策略是有效支撑我国打赢“关税战”的关键因素。

风险因素:

国内政策力度超预期变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明明 彭阳 章立聪 周成华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