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证券:模拟芯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华泰证券研报称,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125%关税并以制造环节定义原产地。模拟芯片多采用IDM模式,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中半数为美国公司。当前模拟国产化率约为20%水位,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当前行业汽车、工业等客户需求逐步回暖,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竞争格局优化,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文如下
华泰 | 电子:模拟芯片 - 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汽车、工业等需求持续向好,受中美关税政策等影响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125%关税并以制造环节定义原产地。模拟芯片多采用IDM模式,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中半数为美国公司。当前模拟国产化率约为20%水位,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当前行业汽车、工业等客户需求逐步回暖,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竞争格局优化。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核心观点
模拟芯片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分散
模拟芯片是用于处理模拟信号的芯片,在电子设备管理领域具备电能变换、分配、检测以及信号的放大、转换等功能,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根据WSTS数据,2024年全球模拟IC销售额约为794.33亿美元。模拟芯片具有种类繁多,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多采用0.18um,90nm等成熟制程,但对工艺能力要求较高。全球模拟芯片供应厂商多采用IDM模式,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根据IC Insight数据,2023年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中半数为美国公司,CR3为39%。
工业、汽车需求持续向好,模拟芯片供应商基本面有望改善
模拟芯片下游分布均衡,整体需求稳定,但在2021年受疫情、贸易冲突等因素影响,模拟芯片需求及价格大幅上升。随着供需逐步平衡,模拟芯片行业经历2年左右的下行周期, ADI 1QFY25业绩会上指引下游持续回暖,其中工业市场得益于客户库存的改善,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了业务连续增长,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旺盛,预计工业及汽车需求Q2持续回暖。随着各下游景气度恢复,模拟芯片公司有望在2025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中美关税政策或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模拟芯片国产化率约20%,主因国产模拟厂商成长时间短,当前产品覆盖度不高,其次在行业需求较弱时,导入新客户较难。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德州仪器与ADI来自中国的收入占比超过20%,但TI超过70%代工产能在美国,ADI约35%代工产能在美国,若按照125%关税计税,终端客户无法承担,或发生订单转移或向德州仪器传导价格压力,有望进一步加快国产模拟公司导入,行业竞价压力或减小。
模拟公司收并购如火如荼,行业加速整合
证监会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历史上看,德州仪器经历过超过30次剥离与并购,最终成为模拟行业龙头公司。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如2024年6月纳芯微发布公告收购麦歌恩微,扩张产品线包括磁性开关位置检测芯片、磁性电流/线性位置检测芯片、磁性编码芯片、磁传感器及相关模组等,此外如思瑞浦、晶丰明源,希荻微等公司均通过收购横向扩展产品矩阵,模拟行业大步迈入并购整合期,后续有望看到行业加速出清,竞争格局优化。
风险提示:中美关税政策升级,竞争格局加剧,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本研报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