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金证券:政策显 “扩内需” 决心 关注两大方向

国金证券指出,内需消费改善核心在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路径包括等企业 “盈利底”、财政发力释放居民储蓄、加大补贴力度。构建消费投资框架,挖掘 “真消费资产”。方向一围绕新消费,选 “政策支持 + 产业景气加速 + 透支久期适度” 行业,如银发经济等;方向二围绕政策布局传统消费,选 “增长型红利” 行业,如母婴消费等,各方向均有首选和次选行业。
全文如下
国金策略张弛|市场防御周期下:内需消费的系统性投资框架
前期观点回顾:美国滞胀风险升温,权益市场“波动率”上升。美国“对等关税”幅度和力度均远超市场预期。特朗普2.0关税政策将大概率加速美国“硬着陆”甚至“滞胀”。国内基本面“退坡”正在逐步演绎,叠加海外风险攀升,将可能导致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再次面临走弱风险。我们维持市场“波动率”或趋于上行的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在1季度,直至“盈利底”迹象出现。
当下市场聚焦:1、中美之间互加关税,对于权益市场如何影响?如何看待后续A股表现?2、美债利率大幅飙升,是否会导致市场波动率上升?3、外需受关税冲击,如何筛选内需消费机会?4、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如何进行选择?
全球关税战推升美国滞胀风险,全球权益市场“波动率”将明显上升
全球关税战升级,权益市场维持“高波动”状态。4月2日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后,中美之间关税战持续升级,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已达145%,而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也已经提高至125%。欧盟也宣布了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参考关税1.0的经验,本轮特朗普2.0关税政策将大概率加速美国“硬着陆”甚至“滞胀”,从最新落地的“对等关税”情况来看,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和增长下行风险或将远胜于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滞胀”风险严重升温。回到当下的A股、港股市场定价层面,国内基本面“退坡”正在逐步演绎,叠加海外风险攀升,将可能导致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再次面临走弱风险。事实上,3月CPI和PPI数据已经开始呈现走弱迹象。故我们维持市场“波动率”或趋于上行的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在1季度,直至“盈利底”迹象出现;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
财政发力预期下,内需消费的投资逻辑与框架
在外需冲击扩大的背景下,近期政策利好彰显“扩内需”决心。我们判断内需消费改善的核心是促使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路径有三:一是静待企业“盈利底”,居民薪资及财产性收入方有望迎来趋势性回升。二是财政有望发力,促使居民防御性储蓄释放;①“普惠式”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促使存量防御性储蓄释放;②“定向优惠”城镇在职的低收入人群,促其有能力、有意愿在城市中生活、消费。三是补贴广度、力度加码,与居民“本金改善”形成合力,加快年内消费落地。构建消费投资框架:挖掘“真消费资产”甚至“超消费资产”。方向一:围绕新消费方向,筛选“政策支持+产业景气加速向上+透支久期适度”的方向。首选:ROE改善+营收盈利趋势改善+资本开支扩张的景气上升类行业:银发经济、辅助生殖、旅游及景区(含冰雪经济概念)、谷子经济、化妆品;次选:ROE边际改善+资本开支扩张的行业:宠物经济(以及动物保健行业)。方向二:围绕政策方向布局传统消费,筛选“增长型红利”方向。首选:ROE稳定或改善+股息率改善或高+现金流改善且充裕的行业:母婴消费、教育和饮料乳品等。次选:ROE稳定或改善+现金流充裕+存在政策支撑/自身有成长性的行业: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医疗美容、饰品等。
风格及行业投资:成长明显分化,价值将逐步占优
建议:(一)减持:“渗透率10%以下”仅靠流动性、情绪驱动的AI端侧;(二)关注:有业绩贡献或者潜在出业绩的结构性科技成长方向,包括:(1)光芯片、智能座舱、GPU及新型显示技术等;(2)AI基础设施建设,将受益于产业Capex及国内财政扩张支持。(三)关注:三大运营商、基建及消费等“增长型红利”资产。(四)黄金股,受益于金价上涨趋势,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五)创新药,短看毛利率改善及IRR回升,中长期营收亦有望迎来改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