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

访客 2025-04-07 15:58:27 63953
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摘要: 从跌停到涨停,今日早盘抄底凯美特气的资金“逆势”赚钱的让人羡慕。4月7日,当日开盘,凯美特气的股价快速跌停,但从9点36...

从跌停到涨停,今日早盘抄底凯美特气的资金“逆势”赚钱的让人羡慕。

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

4月7日,当日开盘,凯美特气的股价快速跌停,但从9点36分开始打开跌停板,9点37分股价翻红,9点48分股价涨停,午盘后,几次炸板,截至发稿又回封,成功七天六板,目前股价报11.12元,总市值77.32亿元,市净率为3.85,市盈率(TTM)为-177.3倍。

这一惊艳走势,当日最高超54万手封单将股价一度钉在11.12元的涨停价,让在跌停板抄底的资金瞬间斩获22.2%浮盈。


多概念加持,

氢能源、环保、冷链一个不落


这场资本盛宴早有预兆。自3月27日以来,该股已累计上涨77.35%,期间五次登上龙虎榜。

回顾近日走势,凯美特气从4月3日的“六连板”晋级失败,到4月7日的“地天板”奇迹,短短几天内,这家公司的股价经历了从暴跌到暴涨的戏剧性转折。

4月3日的走势更为戏剧化,早盘冲击六连板失败后,股价如过山车般震荡,最终以平盘报收,23.8亿元的天量成交额中,15万手追涨筹码单日浮亏10%。有投资者在股吧哀叹:“早盘涨停追进去,收盘直接关灯吃面。”

这种极端行情的背后,既有市场情绪的推动,也与近期半导体行业热点事件密切相关。

凯美特气的主营业务是高纯二氧化碳、氢气、电子特气等特种气体的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饮料、食品等多个领域。尽管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但其在电子特气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市场炒作的核心逻辑。

真正点燃资本热情的,是一张来自荷兰的认证证书。2023年,凯美特气子公司通过ASML光刻机核心部件供应商Cymer认证,其光刻气产品纯度达到99.9999%(6N级),可用于KrF/ArF准分子激光光源。这则旧闻在3月26日SEMICON论坛后突然发酵,新凯来公司宣布光刻机技术突破的消息,意外将产业链末端的凯美特气推上风口。

此外,凯美特气还打入了长江存储、台积电等国内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覆盖了85%的国内12寸晶圆厂。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这种技术突破无疑为公司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除了光刻气,凯美特气还叠加了多个市场热点概念,进一步助推了股价的上涨。公司在氢能源领域布局了年产2万吨高纯氢气的项目,并在海南落地了充装站,为博鳌论坛用车提供氢气支持;在环保领域,公司通过回收石化尾气“变废为宝”,二氧化碳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在冷链领域,其子公司生产的干冰可用于疫苗运输。

这些概念的叠加让凯美特气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故事大王”,吸引了大量短线资金的追捧。


大股东套现3亿


尽管股价短期内暴涨,但凯美特气的基本面却并不乐观。

公司2024年预计亏损4380万元至5400万元,主要原因是稀有气体原料价格下跌、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股权激励费用的拖累。此外,公司在产能扩张方面也面临挑战,下游客户导入周期长,国际竞争对手加速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新增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52亿元、5.71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66亿元、-2561万元……

当散户为涨停欢呼时,产业资本早已暗度陈仓。深交所数据显示,公司实控人近三年累计减持套现3.2亿元,质押股份比例高达67%。更微妙的是,在4月7日地天板当日,某神秘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2.3亿元筹码。这种“边拉边撤”的操作模式,不禁让人想起2022年九安医疗的资本游戏。

对于后市,分析认为市场分歧已然显现。其中私募基金经理李明透露:“游资利用国产替代叙事打造标杆,但公司动态市盈率-177倍,已是典型击鼓传花。”而调研机构则给出矛盾评级:中金公司维持“增持”目标价15元,但外资投行瑞信给出“卖出”评级,认为合理估值仅6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