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盛这次不怼朱啸虎了,站一起“毒奶”人形机器人是“有害的泡沫”

“都别怼了。”
创投圈虽然一直“很体面”,讲究一个随大流、有缘再相见,但偶尔也会出现隔空抬杠,朋友圈互怼的情况。
比如最近朱啸虎的“反共识”,引发了一场创投领域的互怼。经纬的张颖让“朱老板别闹了”。两家朱啸虎投资过的项目也赶快发声明割席。
当然,有人看好,就有人反对。
这一次站队朱啸虎的傅盛也“有点意思”。
2年前,朱啸虎和傅盛围绕ChatGPT创业的话题,在朋友圈隔空“抬杠”。当时,朱啸虎站在投资人讲究回报的立场,直言:ChatGPT对创业公司很不友好,未来两三年内请大家放弃融资幻想。
而傅盛,作为猎豹移动的董事长,以创业者角度出发则直言反对,发朋友圈称“硅谷一半的创业企业都围绕ChatGPT开始了,我们的投资人还能这么无知者无畏。”
傅盛表示:创业者不喜欢投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指点江山,这还不如投资人自己干,创业之所以繁荣,正是因为有各式各样的非共识。
再然后,两位大佬在朋友圈上演了一出“花雅之争”。
但就在最近,傅盛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直言,“这次我站朱啸虎,人形机器人不光是泡沫,还是‘有害的泡沫’”。
从“互怼”到“站队”,傅盛和朱啸虎用了两年
“老朱啊老朱,你跟我怼一怼就算了,你居然怼人形机器人。这可是今天的投资热潮。”几天前,傅盛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上发布了一条视频,他在视频中站队朱啸虎,并直言,人形机器人赛道存在“有毒的泡沫”。
“我以前也和朱啸虎互怼过。”他在视频笑着说,“我说两句肯定得罪人。虽然我跟老朱也怼过,但这次我完全站队朱啸虎,我的观点甚至比他还激烈——人形机器人行业不仅有泡沫,而且这个泡沫对行业是不好的。”
傅盛看来,互联网出现泡沫时,技术已经出现了二三十年,但人形机器人在机械结构、电机以及整个产业链都没有Ready。
傅盛打了个比方,“大家爱看的都是机器人‘鲤鱼打挺’,但这都是预先编程的。”
“现在机器人巡逻,需要四个人陪同,其中只有一个真在巡逻,剩下两个人带着备用电池,机器人走一圈就得回来充电。人形机器人为了表演而存在,但市场需要高效可靠耐用的产品。”
事实上,傅盛的这个观点,早前他也曾对外表达过,他认为今天能看到的很多机器人动作,都不是智能化,是预写好的代码。“如果真正能从预制化变成智能化,能做到不错的成本,都是很大的场景。我不担心机器人的场景到底是哪些,这个行业根本就不缺所谓的场景,而是缺少真正做得足够好的某一个场景。这些机器人真的像人一样搞煎饼摊,无论什么意外都能面对,在今天还是挺难的。”
他看来,资本会导致整个行业拔苗助长,一方面,资金都投到了这类预先编程的机器人企业,另外一方面,那些真正有技术的项目,则不被关注。
在视频中,傅盛直言,“我见过一些投资人说,我投别人投我才有退出机会,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考虑这个产品怎么被市场接受,而是被下一轮投资人接受,这就使得做其他技术路线的机器人拿不到融资。”
有点意思的是,他接着介绍了自己家的最新产品——AgentOS,“这个产品解决了不是鲤鱼打挺的动作,也不是打咏春拳的问题,而是真实地和人互动,理解你意图,规划自主任务的问题。”
2023年末,猎豹移动并购控股了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后,并开始加大对于机器人业务的布局。猎户星空从2016年就开始布局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的老玩家。去年12月,猎豹移动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6.6%,达到1.921亿元人民币(约合2740万美元),其中机器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但在人形机器人的布局上,傅盛一直坚持的是机器臂结合细分场景进行交互,而非通用机器人。
“我们的思路不是一上来就做一个完美的通用机器人,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们采取了更务实的方式。”傅盛说道。
“当初我设想过机器人会从工厂走向服务行业,最后走进千家万户。大语言模型出来后,机器人已经到了爆发前夜。机器人的形态,并不一定要像人。它真正能够帮助你完成某一项工作就可以,而且成本要足够低。它不是通过像人来实现它的功能,而是应该更好地实现它的功能,这样就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我认为未来机器人的一个主流形式是:一个轮子加一个臂,再加一个很好的交互语音和屏幕。”傅盛表示。
两年时间,人工智能天翻地覆
两年前,傅盛和朱啸虎的朋友圈探讨引发了一系列的关注。事情到最后,二人达成了部分共识,认为创业公司是有一定机会的。
朱啸虎称,在国内市场,围绕大模型的创业,存在零零散散的小机会。他后来还专门发朋友圈表示,在国内垂直AIGC领域出手很多,核心观点是“不要迷信通用大模型”,未来大模型会变成日用品,而应用层创业者的核心第一在于场景,第二在于数据。
而傅盛也表示,“已经放弃BAT的创业梦了”。也就是说,围绕ChatGPT的创业公司,是有机会的,但可能是小机会居多。
当时,就有人分析,认为出现分歧的原因就是站位不同。朱啸虎是站在投资者角度,想找平台级或者颠覆性的机会。而傅盛更多是从AIGC创业者角度,只要是能够对某个行业或者场景提效或者带来改变,有它生存的空间,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时间走到两年后的今天,朱啸虎和中国的一众投资人们对于ChatGPT等大模型项目以及整个人工智能赛道都有了不同的、更深层次的看法。
最典型的还是朱啸虎,在DeepSeek出现后,认知迭代的速度堪称坐上火箭。
2024年初,朱啸虎认为中国AI故事:
“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肯定没戏”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我就不看好大模型”
“我都不愿意去聊,你知道吗?这没有意义”
2024年底,他对于所谓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态度也还充满了冷淡:
“现在基本和我们判断是一模一样的,对吧?”
“今天还忽悠AGI的人都是有自己另外想法的”
“不可能的事情啊!怎么可能的事情?”
“AGI……现在的架构上根本不可能实现AGI。”
DeepSeek出现后:
“DeepSeek快让我相信AGI了。”
“我肯定会投啊!我肯定会投!”
“这个价格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参与在这里面。”
事实上,投资圈并不存在真正的反共识,更多时候,投资人们更愿意抱团取暖。而这种共识之下,也曾投到了很多大坑项目。比如一些制造、医疗项目,火的时候想投资还得写小作文,等泡沫散去,没穿泳裤的都被拍在岸边上。
对于赛道迭代认知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是属于每一个投资人抓住机会的能力。关键在于,你能在赛道崛起前多久抓到机会。
朱啸虎在互联网时代抓住了多个风口上的机会,他最令人佩服的还是退出的能力。在一些明星项目上,他及时退出的风格,确实让他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险并赚到了钱。
“对于最近的热点,其实并无对错之分,朱啸虎站在LP的角度强调退出并不是错的,只是大家立场不同而已。”一位深圳投资机构合伙人对融中记者表示。
当然,身处创业端的项目方,可能并不能理解朱啸虎大张旗鼓的“撤退”。在他谈及“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之后,两个项目创始人紧急割席。
松延动力也给出了回应。
金沙江创投于2024年3月参与对松延动力的天使投资。2025年1月,金沙江创投退出对松延动力的投资。这意味着,金沙江创投对这两家公司都是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进行了短线退出的操作。
松延动力在视频号发布自家人形机器人产品跑步的视频,配文“无惧杂音,继续前进”。创始人姜哲源在晚上八点多朋友圈转发该视频时评论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家朱啸虎退出的项目星海图就在几天前,官宣融到钱了。
朱啸虎放弃,但星海图又融到资了
就在朱啸虎退出之后,星海图官宣:“融到资了”。
2天前,星海图宣布接连完成A2、A3轮系列融资,总融资额超3亿元人民币。本系列融资由凯辉基金领投,联想创投、海尔资本等产业资本参投,老股东IDG资本、高瓴创投、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追投。截至A3轮,星海图于2025年展开的A轮系列累计融资总额约1亿美元。
时间再向前一点,在朱啸虎发表了退出言论后,星海图发布与金沙江创投合作始末的澄清公告,并呼吁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各界的持续关注与鼎力支持。
“金沙江创投于2023年11月参与了本公司天使轮融资,于2024年5月向公司提出股权投资退出的诉求。公司予以积极配合,并在2024年9月协助其顺利完成股权投资退出;本公司从未与朱啸虎先生进行过任何直接交流,亦无其联系方式,相关传言不实。我们对朱先生的投资成就与行业贡献深表尊重。”
公司创始人高继扬在朋友圈转发公告时称,“金沙江创投参与了星海图的天使轮融资,虽然已退出,我内心依然感激。时至今日,还没有机会当面向朱总汇报我们在具身智能上的思考,甚至没有联系方式。我相信我们已经看到了通往未来的路径,忽略噪声,踏实干活,时间会给出答案。”
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后,星海图官宣了融资的好纤细。本轮的领投方凯辉基金率先站队支持,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直言:“我们持续看好具身智能在全球市场的巨大应用潜力。凯辉选择星海图,不仅因为他们展现出行业领先的全栈能力,更因为他们在这条长期路径上的坚定、务实与执行力。凯辉将支持其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并提供凯辉全球生态资源,助力公司加速发展,推动具身智能在真实世界中落地生根。”
这场有关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的讨论仍充满争议。但在投资行业,并不存在能预见未来的观点,也并没有什么超级认知,每一个从业者都在行业大潮的冲击下积累一些失败经验而已。然后,再根据过去的错误纠正今天的“偏见”或者“冒险”。
如今的这场争论的好处在于,更多人关注到产业的变化、并愿意大声讨论。
这可能是当前低迷的一级市场,最需要的一点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