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扮演、对比分析,小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故事

通讯员 徐兴芳
近日,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举办了一场语文学科的校级教研活动,主题是“用好核心问题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该校有关负责人和1至3年级的语文老师参加活动。另外,北湖小学还邀请了他们委托管理的黄陂区祁家湾寄宿小学,以及城乡结对对口帮扶的黄陂区四所学校的老师们,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一起参与这次联合教研。
在这次活动中,三年级语文组的曾妍老师和三(5)班的孩子们一起,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特别有趣的《陶罐与铁罐》研讨课。曾妍老师用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这则寓言故事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里的人物性格,曾妍老师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环节。学生们分成小组,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通过模拟对话来深入体会两者的情感和态度。这个环节不仅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还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故事。曾妍老师还很注重情感教育,她在教学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或实例,让孩子们感受到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在课堂的最后,她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曾妍老师的这堂《陶罐与铁罐》课,不仅展示了她的教学智慧和创新精神,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教学体验。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其实,在正式上课之前,曾妍老师已经进行了六次试教,每次都精心打磨。在试教过程中,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节,让课堂设计更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曾妍老师的师父陈靓老师,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也给了她很多悉心的指导和帮助。陈靓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为曾妍老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三年级语文组的共同研讨下,曾妍老师的《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越来越完善。他们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通过角色扮演、对比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性格。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这堂课不仅展示了曾妍老师个人的教学风采,更是三年级语文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研讨课结束后,参与研讨的年组教师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激发出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考。一年级组的王姚峥老师建议说:“曾老师的课堂导入非常吸引人,能迅速抓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建议在角色扮演环节,可以加入更多直观的道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二年级组的徐少敏老师建议说:“曾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方面做得非常好。朗读指导也很有层次,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如果能加入评价环节就更好了。”陈怡老师评课说:“听了曾妍老师的课和各位老师的发言,我感到非常欣慰。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目标定位精准,教学思路清晰,方法运用得当,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她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同时,我也非常赞赏各年级组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智慧碰撞,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强化自主实践,注重指导过程,共同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