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极目锐评∣幼儿园调查家长产业被质疑,摸清学生底细,就不要说得那么清新脱俗

访客 2025-03-19 14:24:10 16040
极目锐评∣幼儿园调查家长产业被质疑,摸清学生底细,就不要说得那么清新脱俗摘要: 评论员 文清蔓实习生 李昕月江苏盐城一幼儿园收集家长资源,调查信息包括家长的家庭产业、可以为幼儿园提供哪些教育资源等。园...

评论员 文清蔓

实习生 李昕月

江苏盐城一幼儿园收集家长资源,调查信息包括家长的家庭产业、可以为幼儿园提供哪些教育资源等。园方回应称是省级优质幼儿园复审需要,但这一说法被当地教育局否认。3月18日上午,盐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相关调查问卷系部分班级老师制作,目前已责成涉事幼儿园整改。(3月18日)

WechatIMG5162.jpg相关调查表

被老师要求填写家庭情况,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调查家庭情况,了解父母职业,提升教育的精准性,本无可厚非。但这一事件中,相关的家长资源调查表的几项内容,显得格外刺眼。不仅调查父母信息,还将调查范围延伸至爷爷奶奶;不仅要了解工作单位,还要了解家庭产业;不仅要了解专业,还要了解能为幼儿园提供的资源,看完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园方最初给出的解释是省级优质幼儿园复审需要,可当地教育局却迅速否认了这一说法,直言省级优质幼儿园复核文件尚未下达,工作还未启动,家长资料与复核毫无关联。园方的“包装”瞬间被戳破,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也愈发引人怀疑。

为了解学生情况而调查家庭信息,本是教育过程中的常规操作,旨在更好地因材施教、关爱学生。但当这种调查超出合理范畴,演变成对家长资源的挖掘与筛选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教育公平的天平上,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因家庭条件优劣而有所区别。可如今,这份调查表却让家庭条件成了孩子在幼儿园“待遇”的潜在衡量标准。家庭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的孩子,或许能在幼儿园获得更多关注与机会;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家长在填写这份调查表时,难免会感到尴尬与压力,甚至会担心孩子因此被区别对待。难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就要因家庭资源的差异而分出“高低贵贱”吗?

园方如此“处心积虑”地收集家长资源,动机着实可疑。抛开复审这一被证伪的理由,若不是企图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园谋取私利,又何须这般大费周章?无论是希望家长为幼儿园提供物质支持,还是借助家长人脉开展活动,这种将教育与功利挂钩的行为,都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心。教育本应是一片净土,是为了培育孩子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获取利益的工具。一旦教育沾染了功利色彩,其公正性和纯粹性将荡然无存,受伤害的不仅是孩子,更是整个教育生态。

当地教育局迅速介入调查,并责成园方整改,这无疑是对舆论关切的及时回应。但这一事件所暴露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在推进家园共育、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坚守边界与底线。家园共育的目的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而不是让幼儿园过度依赖家长资源,甚至将其作为衡量孩子价值的标准。幼儿园应专注于提升自身教育质量,通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孩子成长,而非将精力放在对家长资源的挖掘上。

此次幼儿园调查家长产业事件,敲响了警钟。教育公平不容践踏,教育的纯粹性不容玷污。只有各方都能严守教育的边界,回归教育的初心,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纯粹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