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

访客 2025-03-09 14:27:31 56009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摘要: 记者 黎先才通讯员 栾冰不久前,2025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湖北行活动走进“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透过270°全景车窗,...

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栾冰

不久前,2025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湖北行活动走进“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透过270°全景车窗,感受“人在空中游,景在窗外动”的科幻场景。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光谷空轨运行中(资料图)

时间回到2023年9月,作为我国首条开通运营的空轨项目,光谷空轨一期工程全长约10.5千米,设站6座,列车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也展示了武汉这座大城的世界级智能科技名片。

安全运行17个月来,幕后有一批来自光谷交通投资集团的专业团队和高端设备,为空轨各方面保驾护航。如智能检测机器人、轨道检修车、维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确保了空轨的安全、高效运行。3月7日,记者走进光谷空轨龙泉山车辆基地,一探究竟。

检测机器人4小时往返巡查全线

空轨,又称“悬挂式单轨”,与传统交通方式不同,其轨道由立柱支撑在空中,列车悬挂于轨道下方“凌空飞行”。

光谷空轨轨道梁为“梁轨合一”设计,日常不仅承受列车荷载,还是列车行走的轨道,同时还在内部集成了为列车提供电能的供电设备。

为确保空轨运营安全和平稳舒适,维保团队需对轨道梁内尺寸、梁间伸缩缝错台量、供电接触轨尺寸及梁内紧固螺栓做好检查。

3月7日10时许,在光谷空轨龙泉山基地检修库,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看到一台“头顶天线、电脑控制、红外探测”的智能检测机器人。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智能检测机器人在轨道梁中巡检

“机器人重约200斤,每月至少上线一次,在4个小时内可往返巡查全线轨道梁。”光谷空轨事业部维修中心副主任尹荣鹏表示,因轨道梁内空间狭小,高1.25米、宽0.8米,检修人员无法直立行走。这台智能机器人从光谷空轨开通后便投入使用,可大幅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可更高效地得出接触轨全部的几何参数及确认是否存在表面剥落、开裂、螺栓松动等缺陷,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人工巡检

记者注意到,智能检测机器人配有高清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机身为白色、有4个车轮和4个滑移装置,通过箱梁内部环境3D绘图和实时回传。巡线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电脑可远程实时监控机器人在巡检运行中的相关数据,以便及时掌握检修情况。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轨道梁多功能作业车

“日常我们也有人工巡检,每天巡查800-1000米轨道梁段面。”维修中心工务工程师樊树伟说,因人工无法行走,维修中心联合维保单位中铁电气化局共同创新性应用了类似滑板的轨道梁内专用检修车,检修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运营列车每天接受专业“体检”

“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智能化程度高,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行车,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车辆启动、停车、开关门等运行全程均为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司乘人员只需随车应对突发情况。

“我们基地目前共有10辆列车,日常每天投用5至6辆,在节假日和游客高峰期时会酌情增加车辆上线。”维修中心车辆工程师董庆华介绍,在空轨列车维保方面,通常是待列车在当日19时运营结束后,维保作业集中在当晚的21时至次日5时期间进行,每日例行检查主要是对次日运行上线的列车进行维保,主要环节是对列车走行系统和功能系统进行检查。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工作人员检查车体

这其中的作业流程涵盖车顶走行部结构、电气箱状态、车体外观及导向轮等无电静态检查,随后进行车辆激活后的有电功能测试与客室设备状态检查。

除正常的日检外,空轨电客车维保人员为保证空轨电客车运营安全、降低设备故障率,定期对空轨电客车开展“双周检”“三月检”等计划检修。

所谓“双周检”指空轨电客车每隔15天左右进行一次检修,该检修在日检标准上增加车辆设备深度检查,重点检查悬挂装置及牵引电器系统;

“三月检”,是对运行了三个月后的列车进行一次检修,该检修在“双周检”基础上增加部分设备润滑、注油、滤网清洗、静态功能试验等更深度的维保检查工作。

“列车检修维保可马虎不得,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安全,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会做好流程记录,有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董庆华说。

“飞轮储能”年节能15万度以上

节能运营也是光谷空轨的一大亮点。

“飞轮储能”是光谷交通投资集团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而联合维保单位中铁电气化局研发的能量回收系统。这一技术能在列车制动时储存能量,并在加速时释放,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年能耗节约达15万度以上。

在维保过程中,维修中心发现储能设备单一的交流供电稳定性较低、断电启停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如果遇到突发断电情况,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为保证储能设备不间断运行,维修中心为“飞轮储能”装置加装了220V直流逆变供电系统,系统切换时间仅为5至8毫秒,并加装了辅助保护电源、改进了阀门装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空轨事业部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空轨维修中心、控制中心的多次探讨和模拟演练,将站内设备二路电源切换的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

一张智慧大屏实时监控调度

7日11时,在光谷空轨旅游线控制中心内,多名工作人员在值班室内紧盯眼前办公电脑和智慧大屏,实时注意空轨6个站点客流及列车上的载客情况。

光谷空轨高效安全运维背后:运行列车每天必检,智慧运维实时调度光谷空轨旅游线控制中心

“通过综合监控及大屏显示,每日列车运行前检查供电及信号设备显示是否正常,确认设备无异常后组织行车。”邓凡说。

邓凡是控制中心的一名值班主任,日常主要负责列车运行调度与控制、设备与设施监控、安全与应急管理等,保障行车安全和设备平稳运行。

“如果遇到大客流,我们能及时地通过信号系统调整上线列车数量及停站时间,桥梁监测系统能让我们知道当前的桥梁健康状态、风速、温湿度等情况,遇大风等恶劣天气则要考虑列车限速等措施保障运营安全。”邓凡说,一旦发生突发设备故障时,设备调度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对故障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迅速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若涉及供电故障,设备调度人员需与供电调度严格落实“一人操作、一人监控”的职责,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保障故障抢修及整体调度工作安全、有序地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光谷空轨全线共有 517个摄像头,为护航光谷空轨高效运行,控制中心还设有云平台系统,主要作用于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游客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关键子系统,安全存储各系统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光谷空轨投用以来,维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维保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该基地负责人表示,智能运维系统可实现主要设备实时状态、故障信息及预警信息的在线监测,解决人员不到现场无法知道设备状态的问题,并提高设备巡检的效率、提高故障接报的实时性;还可利用智能运维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可对运行数据、故障数据和接口数据等进行分析展示,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进行健康诊断和故障预测,用于指导维修生产。同时包含对维修计划、物资等维修生产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为光谷空轨赋能智慧管理。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