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向善财经近日,杭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实现全年营收383.81亿元,同比增长了9.61%,实现归母净利润...
## 向善财经:杭州银行的业绩与挑战
近日,杭州银行发布了 2024 年业绩快报,实现了全年营收 383.81 亿元,同比增长 9.61%,归母净利润 169.83 亿元,同比增长 18.08%。然而,尽管这份业绩看似喜报,却没能阻止大股东的套现离场。今年初,澳洲银行宣布将杭州银行 5.45%股权转让给新华保险,开始清仓该行。此外,百大集团在 2024 年累计减持杭州银行 5895.09 万元,中国人寿也通过集合竞价在 2024 年 11 月减持了 7.70 亿元,这是中国人寿自 2021 年以来第三次大规模减持,已累计减持约 30 亿元。
那么,业绩大好的杭州银行,为何留不住大股东要走的心呢?一般来说,投资者选择投资一家公司,是基于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如果未来预期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期待,他们就会放弃持有。尽管杭州银行目前的业绩看似不错,但也面临着增长见顶的压力。
根据天眼查 APP 显示,杭州银行 19 年至 23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25.53%、15.87%、18.36%、12.16%、6.33%,尽管 2024 年增速有所提高,但仍不足 10%,整体呈下降趋势。归母净利润也呈现类似趋势,该行 2019-2023 年的增长分别为 21%、8.09%、29.76%、26.12%、23.15%,而到 2024 年仅为 18.08%。从 2021 年开始,杭州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在盈利能力方面,杭州银行 2024 上半年净息差为 1.42%,较去年末下降了 8 个基点,同时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商银行 1.67%的平均水平。此外,该行的净息差逐年降低,在 2020 年还处于近 2%的水平。在市场竞争加剧和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净息差的收窄意味着银行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尽管杭州银行整体盈利增长预期存在一定的抗压趋势,但如今的业绩依然可圈可点。然而,大股东离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盈利增长预期的压力,还有可能是对杭州银行的分红政策不满。在投资银行股时,投资者普遍认为银行股具有高股息和稳定分红的特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的股息率远高于存款利率。即使经济面临挑战,许多银行也能稳定盈利和分红。因此,银行股成为长线资金价值投资的重要选择。截至今年 2 月,杭州银行的股息率超过 6%,高于 A 股上市城商行平均 5.33%的水平,这可能是导致大股东套现离场的原因之一。
此外,杭州银行在股东回报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一般来说,银行行业的分红大致在 30%左右,但杭州银行自 2016 年上市以来,仅有 2019 年的分红比例超过 30%。根据 2024 年上半年的分红方案,杭州银行的分红率仅为 22.6%,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规模相当的杭州银行竞争对手南京银行的分红率却连年保持在 30%左右,2024 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共发现金股利 37.103 亿元,分红率高达 32%。相比较而言,杭州银行的分红政策较为保守,这可能让一些投资者感到不满。
此外,杭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存在一定的压力。根据最新数据,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8.76%,低于 42 家 A 股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接近监管底线。这可能让投资者对该行的长期安全性产生担忧。
不过,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着优异水平。截至 2024 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0.76%,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 72.74%和 55.61%,拨备覆盖率为 541.45%。这一数据远高于监管红线 150%,属于超高水平,并不在合理范畴之内,这与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杭州银行与杭州六小龙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杭州银行一直以“对公”领域为业绩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尤其是传统基建业务更是其核心业务。然而,随着金融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杭州银行也开始积极进行战略转型,注重财富管理、科创金融、零售业务深化等领域。在财富管理方面,该行实施“拓客访客”工程,希望通过细化客户群体,为其提供精细化服务,以保持竞争力。在科创金融方面,该行计划于 2025 年向新兴产业倾斜。在零售业务方面,该行将在二手房贷领域发力。
不过,杭州银行在区域划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一家国资背景的银行,该行在自己辐射的地区拥有独特的优势,但如果要进一步扩张,竞争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规模都比杭州银行更大,也都与杭州银行在业务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其中,江苏银行利用“苏银金选”特殊选品体系,稳坐城商行零售客户 AUM 龙头位置;宁波银行也曾在在私人银行客户 AUM 上居过首位。南京银行虽然没有让人记忆犹新的数据,但根据最新的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综合能力排名报告,该行在区域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第五才是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杭州六小龙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科创金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技术更新快、颠覆风险高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对银行的业绩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此外,杭州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商行的竞争压力,如浙商银行在该领域的经验丰富,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