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超120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调研AI成关注重点还有这些方向受瞩目|盘点

《2025年初科创板上市公司调研情况剖析》
资本市场的调研动态一直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机构调研内容不仅体现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方向,更有可能预示着市场潜在的热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2025年初至1月27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机构投资者对12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展开了调研。
从申万二级行业统计来看,半导体、计算机应用、光学光电子领域的企业被调研数量最多,分别有19家、16家、10家。而澜起科技、炬光科技、虹软科技、孚能科技、莱斯信息这5家公司接待的调研机构投资者数量位居前列,分别达到250家、218家、116家、80家、63家。
AI成市场调研关注重点
在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前1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炬芯科技、云天励飞虽处于不同细分领域,但主营业务都与AI紧密相关。这四家公司均已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后接受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分别为250家、116家、55家、48家。
具体而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芯片制造商澜起科技在投资者调研中透露,预计2024年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AI视觉领域服务商虹软科技预计2024年第四季营收、净利均创近三年单季度新高;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炬芯科技因端侧AI处理器芯片销售收入倍数增长,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创新高;AI算法服务商云天励飞尽管仍处亏损状态,但受益于智能硬件及智算运营业务增长,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创近三年单季度新高。
近期,AI板块持续活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天风证券在今年1月2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AI应用带动的算力需求和终端创新是重要增量,看好AI推动的方向业绩持续超预期。澜起科技在投资者调研中提到,2024年度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受益于AI应用产业趋势推动,该公司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业绩贡献了新的增长点。虹软科技、炬芯科技、云天励飞的产品主要服务于端侧AI领域,中泰证券近期研报认为,端侧AI有望打开手机配件、TWS耳机、手表等的长期增长空间,2025年有望随大模型智能化提升,成为AI Agent落地的重要接口。有消费电子领域分析师表示,不管是算力需求还是端侧创新“助攻”AI应用产业链公司业绩,其背后本质都是半导体行情由“周期复苏”向“成长创新”切换。
企业并购重组动向受机构关注
机构投资者还重点调研了曾披露过并购重组相关动态的科创板公司。炬光科技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的数量仅次于澜起科技,今年1月22日接待了218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涵盖各类投资机构。炬光科技是光子行业的上游核心供应商,2024年进行了两次“大手笔”的跨境并购。在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了其在光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市场拓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炬光科技表示,对于硅光模块/CPO大幅减少对透镜使用的趋势说法并不全面,当前主流光模块技术仍需要精密光学元件,硅光模块/CPO是公司微透镜及阵列产品未来在光通、数通领域很重要的应用。
另一家曾进行重组并购的企业是孚能科技。2025年伊始,孚能科技宣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将成为新控股股东,广州市政府将成为新实控人。机构投资者关注广州工控后续如何赋能孚能科技以及该公司未来2 - 3年的战略发展规划。孚能科技回复称,广州工控将在车企客户协同、低空经济领域、融资环节和公司治理四个方面进行赋能。随着广州工控布局,孚能科技已迈向国内外市场大规模拓展与扩产阶段,国内SPS产品正加速进入产能释放期,国际市场布局也较快推进,后续有望迈入新一轮扩产实施阶段。
企业创新成长受关注度升温
从调研内容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更聚焦于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在对孚能科技的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其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产能扩张计划,包括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与国内外知名车企的合作进展等。
专注3D视觉领域的奥比中光在今年1月6日、1月21日共接待了59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安防、机器人等领域。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了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技术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以及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安防领域的市场拓展情况。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2025年科创板公司调研热度升温,与科创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吸引了大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上市,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尽管科创板企业多处于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蕴含着巨大机遇。机构投资者通过深入调研,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从而做出更精准的投资决策。
外资机构关注这些方向
经《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上述12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澜起科技、虹软科技、奥普特、中控技术、孚能科技、晶晨股份、纳微科技等7家公司接受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最多。其中,澜起科技接受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高达14家,包括摩根士丹利、施罗德投资、汇丰环球投资等。
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近期对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等企业进行了调研;摩根大通旗下资管机构调研了孚能科技、奥比中光等企业;瑞银相关机构调研了云天励飞、思特威等企业;花旗银行调研了孚能科技和奥普特。从被调研企业来看,外资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市场方向与众多境内投资者基本一致,调研重点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医药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板块。
在2025年的投资展望中,多家外资机构表示将持续关注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表示,新质生产力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其投资的重点。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也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在2025年有望在海内外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中国的优质公司也有望在政策支持和经济企稳的背景下实现较好的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