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智能眼镜不是要凉了吗:咋又火起来了!

访客 2025-02-04 09:20:58 56372
智能眼镜不是要凉了吗:咋又火起来了!摘要: 叔叔家 24 年百大的颁奖典礼大家看了吗?托尼其实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今年很多 UP 都戴了副智能眼镜上台领奖,记录了第一人称的领奖过程,还挺新奇的。...
# 智能眼镜:从“凉凉”到再度翻红,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嘿,家人们!叔叔家24年百大的颁奖典礼,你们看了没?我可是注意到一个超有意思的细节:今年好多UP主上台领奖,都戴了副智能眼镜,用第一人称视角记录领奖过程,那感觉,新奇得很!

智能眼镜不是要凉了吗:咋又火起来了!

就像大家超爱的大狸子,也戴着这玩意儿。虽说咱不确定这是不是广告,但智能眼镜这热度,看着是真的高!不光是领奖台上,咱们编辑部的二狗,去年也成了智能眼镜的忠实粉丝。他本身近视,直接配了副近视镜片,把Ray - Ban Meta牢牢“焊”在脸上,连拍视频都戴着,被弹幕发现好多次呢。

而且啊,前段时间我问了去过CES的百威,他说今年CES展会上,智能眼镜简直大爆发,厂商们要是没带个智能眼镜参展,都觉得不好意思。这“百镜大战”的场面,真是够震撼。

## 一度“凉凉”,为何又突然翻红?

可等等,在咱们印象里,智能眼镜也不是啥新鲜东西了,甚至有段时间,大家都觉得这产品快“凉凉”了,怎么就突然又火起来了呢?我琢磨着,关键就在于去年Ray - Ban Meta卖得那叫一个火爆,那出圈的销量,谁看了不眼红啊!国金证券预估,这玩意儿2024年出货量能有200万副。

在Ray - Ban Meta大卖之前,虽说不断有厂商推出新的智能眼镜,个个都号称要颠覆体验,但说实话,我身边买过智能眼镜的人,几乎没有再买第二副的。要弄清楚Ray - Ban Meta为啥火,不如先瞧瞧以前那些智能眼镜为啥没火起来。

## 前辈们的“失败”教训

说起智能眼镜的老前辈,2013年发布的Google Glass肯定得提。这东西,数码老玩家们应该不陌生,当年看着多科幻啊!它没有传统镜片,右侧加了个独特的玻璃柱反射屏幕内容,有点像现在车上的HUD。可谷歌这定价,实在让人尴尬:1500美元,还只对开发者和忠实粉丝限量供应。这就导致,一边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大众,另一边是因为技术限制,不愿给它做开发的开发者,毕竟当时它的电池等方面确实不太够看。

Google Glass刺激了一批厂商探索相关领域,像微软的Hololens、HTC的Vive,还有Magic Leap推出的产品,但都没掀起太大风浪。除了价格高,这些产品没能广泛铺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真正抓住用户的实际需求。它们更像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的设备,秀技术的意义大于实用价值,设计上也不太适合日常当眼镜佩戴。

再看看2016年Snapchat出的Spectacles太阳镜,带摄像头能拍10秒视频,只要130美元,还创意性地放进自动售货机卖,一度供不应求,eBay上都被炒到几百美元。还有国内一些厂商推出的智能眼镜,大多销声匿迹了,但华为2021年发布的Gentle Monster Eyewear走出了不一样的路。说是智能眼镜,其实更像嵌在镜腿里的蓝牙耳机,没什么智能功能。但它却精准拿捏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上班不方便戴耳机,又想摸鱼听歌或听小说,对音质要求不高的人群。

## Ray - Ban Meta的成功之道

其实Ray - Ban Meta的上一代产品Ray - Ban Stories销量可不咋地。据The Verge报道,它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总共才卖出不到30万副,两年后90%都吃灰了。但2023年秋发布的Ray - Ban Meta,仅2023年第四季度销量就超过了前代,成了北美时尚人士人手一副的单品。这俩产品硬件差别不大,为啥命运截然不同呢?我觉得Ray - Ban Meta主要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Meta打通了社交媒体。用户能通过语音助手,把刚拍摄的内容直接发到Instagram、Facebook上,让眼镜上的摄像头真正派上了用场。想想看,身边买相机的朋友,有多少素材还在卡里躺着呢?拍完能直接分享,这吸引力可太大了。

第二就是AI的加入。智能眼镜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是多模态AI的理想载体。比如你可以戴着Meta直接问今天穿搭配什么包合适,要是掏出手机问,就有点奇怪了。而且啊,这智能眼镜的价格以后还有下降空间,这对它的普及至关重要。中金统计了Ray - ban Meta的成本分布,发现和Airpods Pro很像,意味着它有像TWS耳机一样元器件降本的潜力。随着国产处理器入局,说不定以后能见到更便宜的产品。

## 国产智能眼镜的机遇与挑战

虽说Ray - Ban Meta这么成功,但除了二狗,我还真没在其他人脸上看到这副眼镜,国内朋友们好像不太感冒。除了国内不好买,英文AI助手沟通门槛高,没和国内社交软件打通,都是痛点。国内产品语音助手好解决,国产大模型随便怼一个进去都好用,但目前就算是最早发货的闪极,也没和社交软件打通,厂商们还得加把劲啊。

要是这智能眼镜能发第一视角的朋友圈、抖音、小红书,大家估计就能理解为啥外国人对能直接发Ins的Ray - ban Meta那么着迷了。希望国产厂商多吸取成功经验,抓住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在智能眼镜这片市场上,走得更远,笑得更甜!毕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