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离肺癌、肝癌等5种高发癌症 从小习惯开始!赶紧告诉家人

2024 年 2 月,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发表的《2022 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论文,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研究指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这五大癌症稳居癌症死亡类型前五,占比高达 67.50%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癌症防治的紧迫性。不过,幸运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同坚固盾牌,能助我们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值此 2 月 4 日世界癌症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 5 种高发癌症的科学预防方法,从源头上为健康护航。
## 一、呵护肺部,远离肺癌威胁肺癌,在我国癌症死亡率榜单上名列前茅,绝大多数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养成清肺好习惯,既能降低患病几率,又能提升生活品质。
### 1. 戒烟:刻不容缓的抉择吸烟,无疑是肺癌的头号致病元凶。主动吸烟与被动吸二手烟,都像潜伏的“杀手”,大幅提升肺部细胞癌变风险。研究显示,吸烟者肺癌发生率约为不吸烟者的 2.5 到 2.7 倍,中国不吸烟者中,约 16% 的肺癌病例与被动吸烟有关,女性比例略高,约 18%,大多因家庭接触所致。因此,主动戒烟与营造无烟环境,是守护肺部健康的关键一步。
### 2. 减少环境污染暴露:给自己一层防护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无处不在,厨房油烟、工业废气、道路尾气等污染物,时刻威胁着肺部。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外出时,佩戴防尘口罩,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吸入。
### 3. 降低室内污染物接触:为家创造清新环境居家时,二手烟、三手烟与厨房油烟不容忽视,尤其对女性影响更大。厨房油烟可使女性肺癌风险提升 0.98 - 1 倍。因此,配备吸力强劲的抽油烟机,减少油炸、煎炒烹饪方式,能还室内一片清新。
肺部健康需日积月累,戒烟、减少污染暴露、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虽看似简单,却是防治肺癌的关键之举。从当下开始,为肺创造清新环境,用行动守护健康。
## 二、远离霉变,对肝癌说“不”黄曲霉毒素,作为诱发肝癌的 1 类致癌物,即使少量摄入,也会对肝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它常隐匿于储存不当、发霉的花生、玉米及其制品、坚果中。虽说国内因黄曲霉毒素暴露致肝细胞癌疾病负担总体较低,但广西、广东等地区需格外警惕。
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通风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霉变食品,应果断丢弃。同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食用受污染食物。此外,饮酒堪称肝脏健康的“大敌”,酒精代谢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长期大量饮酒更是肝癌高危因素。戒酒,是保护肝脏的有效方式。
## 三、合理饮食,阻击胃癌来袭腌制食品、高盐饮食、油炸食品与饮酒,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保持清淡饮食,减少腌制、油炸食品摄入,选择新鲜食材做菜,既能减少盐分摄取,又能保证营养多样。
除饮食因素外,幽门螺杆菌也是胃部健康的“杀手”。它不仅引发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少数感染者甚至可能发展成胃癌。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胃 - 口、口 - 口和粪 - 口途径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被传染。因此,养成规律、卫生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胃癌的有效途径。
## 四、均衡膳食,预防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在我国癌症死亡率中占比可观,其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吸烟、饮酒、吃红肉、摄入动物油、吃油腻及烤制食品,会增加患病风险;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经常饮茶,保持运动习惯,则可降低风险。
改善饮食与生活方式,配合适量运动,不仅能预防和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 五、拒绝烫食,远离食管癌食道癌的危险因素与结直肠癌、胃癌有相似之处,如吸烟、饮酒、腌制食物等。此外,进食快、喜热烫食物、高盐饮食、喜食腌菜也是高危因素。研究表明,长期食用 65℃以上热饮或食物,会增加食管癌变风险,过烫食物反复损伤食管黏膜,易引发不典型增生。
因此,养成待食物温度适宜(40℃以下)再食用的习惯,能避免高温食物对食道的刺激与伤害。
## 总结:行动起来,为健康而战每天做出一点改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显著降低患癌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也是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会增加体内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等,提高多种癌症发病风险,还会降低肺癌患者生存几率。
为了远离癌症,让我们即刻行动起来!养成均衡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热量、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和水果比例;摒弃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用行动为健康构筑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