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力量重塑越野格局,国际品牌界限被重新定义
国际大牌越野的配置与边界正在受到国产品牌的挑战与重新定义,国产厂商通过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越野车型的性能与配置,逐渐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地位,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推动越野车型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文 | 新能源行业观察
提到豪华越野车,你的第一反应是哪一款?
大概率是奔驰大G、雷克萨斯LX系列、路虎揽胜、路虎卫士、丰田兰德酷路泽等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吧。这些车凭借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营,攒下了扎实的品牌口碑,也圈了一大群忠实用户。
可如今,风向似乎不一样了,长城旗下的坦克家族、仰望U8、方程豹豹8、奇瑞旗下的捷途纵横G700等国产豪华越野正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突破口,试图在性能参数和场景体验上实现反超国际大牌。
近日,全球首款实现水陆两栖航行的量产越野车——捷途纵横G700成功横渡长江,惊艳了广大消费者,引发市场热议。
图/纵横G700横渡长江
“以前开进口车怕积水绕路,现在有了G700,越野底气更足了。”
“跑户外勘探就认应急能力,1.5米深水都能稳开,这可比进口车的品牌溢价实用多了。”
诚然,像兰德酷路泽和大G动辄大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捷途纵横G700等国产豪华越野的价格往往只是它们的半价,甚至零头。“给的更多,要的更少”,成为国产豪华越野逆袭的关键。
但这究竟是技术迭代带来的必然结果,还是凭借低价和营销噱头停留在市场层面的短期热度?
1. 国际品牌失宠了?
市场的反应最为直观。
曾经在2022年加价数十万还一车难求的雷克萨斯LX系列,如今销量却大幅下滑,9月终端销量仅291辆。
同样遭遇的还有丰田兰德酷路泽,9月销量跌破千辆大关,停留在997辆;林肯领航员9月仅售出12辆。
图/2025年9月部分中高端大型SUV销量
反观国产豪华越野车阵营,却是另一番景象。仰望U8上市首月即实现月销破千,方程豹豹8第二个月交付量突破5000辆,坦克500长期稳定在月销3000辆以上,就连新晋车型捷途纵横G700,仅凭横渡长江的话题热度就收获了超1万辆订单。
图/纵横G700盲订3小时订单突破一万台
“以前觉得买豪华越野就得选进口车,现在彻底改变了想法。”家住北京的越野爱好者张先生,此前一直驾驶雷克萨斯LX570,今年刚置换了仰望U8。
他坦言,换车的核心原因是国际品牌的“原地踏步”。
“我这辆LX 570开了五年多,车机有的时候真的很像一个老古董,去保养时看了新款的LX系列,但感觉除了外观内饰有微调外,核心体验几乎没变,而试驾仰望U8时,原地掉头、应急浮水这些功能让我眼前一亮,这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科技感。”
更让他满意的是使用成本,“以前做一次大保养要三千多,油耗百公里18个往上,仰望U8的电驱系统维护简单,电费成本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
对于张先生的感受,王女士表示感同身受,上个月她刚刚入手了一辆坦克500。“三年前买越野车,我根本不会考虑国产品牌,但现在国产车的进步太大了。”
王女士算了一笔账,“同价位区间,坦克500不仅提供Nappa真皮座椅,还配备全速域自适应巡航、360度全景影像这些实用配置,而同级别的国际品牌车型,却还像个老年机。”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价值认知也在随着价格松动而发生变化。
“三年前买雷克萨斯LX时,加价10万都觉得值,但现在同样的车不仅不用加价,还有优惠,我反而不敢买了,毕竟,当一款车需要靠降价来维持销量时,它的品牌价值就已经在缩水了。”
“一直觉得买国际品牌保值,但现如今价格回归正常后,反而让我觉得他们的产品价值下降了。”
2. 消费者眼中的“好越野”换样了
对于万千消费者来说,花的是真金白银,当然要为“好越野”买单了。
“十年前买越野车,看中的是机械可靠性、专业越野性能,和开到西藏都能找到配件维修的便利性。”作为有着二十年越野经验的老车主林先生一语道出了不少老玩家的心声。
在以燃油车为主导的时代,越野爱好者们普遍将“皮实耐造”列为购车的重要标准。他们认为,非承载式车身是底线,机械差速锁是标配,可靠的动力总成更是不可或缺。
“我们那时候开的陆地巡洋舰,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但就是耐用,跑几十万公里都不用大修。”
林先生回忆道,在可靠性需求面前,豪华配置和智能科技都得让路,一辆好的越野车,首先要确保能把你带出去,再安全把你带回来。
但如今,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席卷,消费者对于一辆好越野的认定标准已然升级。新一代越野车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越野功能,而是追求能够胜任各种场景的全能座驾。
“现在玩越野,不光要能冲沙豁泥,还得能带着家人舒服露营,标准早就不一样了。”刚入手了一辆豹8的陈先生直言,以前开进口越野车长途出行总是腰酸背痛,现在换了国产豪华越野车后,座椅按摩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惬意。
同陈先生看法相同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北京的赵女士前段时间置换了一辆仰望U8,她表示,自己平时的用车场景多为市区通勤,节假日才会去郊外越野。
“现在选车,既要能征服极端路况,更要能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舒适体验。”
这种需求的转变,似乎与国产豪华越野车在产品力上的显著进步息息相关。
内饰方面,国产豪华越野彻底摆脱了传统越野“糙汉座驾”的标签,Nappa真皮座椅、后排娱乐大屏、多温区自动空调、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配置的普及,让越野车开始具备能媲美豪华轿车的驾乘体验。
科技配置上,国产豪华越野在保留了硬核越野能力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为越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具体到车型,捷途纵横G700配备了完善的中央差速锁、前桥差速锁和后桥差速锁,能在车轮打滑时快速锁止,将动力传递至有附着力的车轮;同时在开启空悬的状态下,其涉水深度能达到970mm、并创新性地搭载了卫星通讯功能,确保在任何极端环境下都能保持通讯畅通。
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在突发涉水时会自动开启防护,能做到30分钟无明显进水,更不会下沉,让车辆在水中以最高3km/h的速度移动,帮助车辆脱险,同时其还具备原地掉头、爆胎稳行等功能。
方程豹豹8无人机版,可实现车机与无人机的无缝联动,车主在车内能直接操控无人机勘探路况、规划路线。
3. 光环之下的短板:国产豪华越野离“全面超越”还有多远?
尽管国产豪华越野在产品力的多个维度实现反超,但要真正全面超越进口品牌,仍任重而道远。
国际豪华越野品牌的光环,从来不仅仅源于产品本身。奔驰G级传承的军工基因、丰田兰德酷路泽在进藏路上积累的可靠口碑、路虎卫士承载的越野文化,这些经过数十年沉淀的品牌故事,早已在用户心中筑起了难以逾越的情感壁垒。
反观国产豪华越野,其品牌影响力大多停留在“产品力”层面,尚未形成足够的精神附加值。
这种积淀不足,直接体现在价格定位与高端化认知的矛盾上。
目前,国产豪华越野为快速抢占市场,普遍采取高性价比策略,主力价格带集中在30-100万元区间,而国际品牌的核心价格带多在百万级及以上。
这种以“同配置更低价”为核心的打法确实在短期内赢得了市场,却也带来了一定的认知困境。对于追求身份认同而非单纯性价比的高端用户而言,“低价高配”反而可能削弱其豪华属性的纯粹性。
“我认可仰望U8的技术领先性,但在重要的国际商务场合,我仍然会选择奔驰G级,因为在高端市场,车辆不仅是产品,更是身份、传承与圈层的识别符号。”
“买百万级越野车,除了车本身,品牌带来的面子和社交圈子也很关键,国产车型虽产品力够强,但短期内仍难以替代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象征意义。”
营销层面,国产品牌虽然动作频频,但也面临着“噱头大于实质”的质疑。过于强调极限场景的营销策略,有时与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存在脱节。
“无人机伴飞、横渡长江这些功能确实很炫酷,但我更关心的是车辆在长期使用后的可靠性,以及在日常通勤中的实用价值。”
“我希望日后品牌不要只盯着极限场景做文章,更应该关注我们日常用车的真实需求。”多名消费者坦言道。
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在营销上更注重生活方式的塑造和品牌文化的传承。这种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虽然在新功能推广上显得保守,却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的用户情感联结。
在产品细节方面,国产豪华越野同样面临提升空间。多名车主反馈,虽然国产豪华越野在性能、配置、智能化等硬实力上,领先国际品牌,但在内饰件的装配精度、异响控制等细节处仍有提升空间。
基于此,国产豪华越野在坚守硬实力优势的同时,应着眼消费者,尽快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并深耕品牌文化建设,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需加紧出海步伐,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未来,国产豪华越野能否突破重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752.html发布于 2025-11-07 16:18: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