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gentic AI第一股狂欢仅一天,两日市值蒸发近110亿港元,原因揭秘!
近日,全球领先的Agentic AI公司市值在两日内大幅缩水近110亿港元,令人震惊,此前被誉为“全球Agentic AI第一股”的该公司狂欢仅持续一天,市值急剧下滑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市场对其前景产生疑虑,投资者需谨慎关注后续动态,摘要字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字数限制要求。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作者丨DW
开盘首日股价盘中最高涨幅突破119%,次日便急转直下。“全球Agentic AI第一股”明略科技(02718.HK)的港股首秀,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剧情。
11月3日,这家由腾讯作为第一大股东的AI独角兽,以4452.86倍的超额认购风光上市,总市值一度超过430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明略科技股价为290.6港元,市值为419.56亿港元。然而,资本的狂热追捧,难掩其基本面之隐忧。
明略科技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23亿元,盈利能力正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尽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运营利润转正,但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上市次日,其股价便遭遇大幅回调。
01 一个月收获两个IPO,北大才子的创业方法论
明略科技背后的灵魂人物是创始人吴明辉,一位典型的北大学霸,曾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
吴明辉有一套独特的“七次创业理论”:从25岁到46岁,人生有7次机会,每次3年,只要成功一次,便能改写命运。这套理论,正被他验证。
这位北大数学系的学霸天才,似乎天生就是创业的料。学生时代,他开发的“手掌打卡系统”就终结了校园代跑的风潮,展露出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天赋。
2006年,吴明辉开启了他的第一次“三年之约”。他创立秒针系统,用数据分析优化广告投放,并成功拿下宝洁这样的巨头,完成了商业模式的首次验证。
2014年,他开启第二次创业,从秒针抽调精锐创办明略数据,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图谱技术进军。这次转型迎来了关键机遇,石家庄市公安局主动上门,明略数据的知识图谱成为刑侦破案的利器,技术实力一战封神。
随后,吴明辉展现出惊人的资本运作能力。他先是推动秒针与竞争对手合并,再将整合后的公司与明略数据融为一体,最终成立了现在的明略科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吴明辉拥有超过180项专利及40项专利申请。
此次明略科技成功上市,是吴明辉在一个月内收获的第二个IPO。此前的10月16日,云迹科技已在港交所上市,吴明辉作为联合创始人持股3.59%,他的“七次创业理论”正在被成功验证。
02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30亿港元,两日市值蒸发近110亿港元
上市首日,明略科技是资本的绝对宠儿。
作为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它头顶“全球Agentic AI第一股”的光环,背后站着腾讯、红杉、淡马锡等一众明星资本。上市当日,股价暴涨超100%,市值一度突破430亿港元,最终收盘于290.6港元/股,市值定格在419.56亿港元,一切似乎都在重演AI时代的造富神话。
然而,狂欢仅持续了一天。
股价在随后两个交易日大幅回调。截至11月5日午间休市,明略科技股价为219港元/股,市值约316.19亿港元。相较于开盘首日市值高点,两日市值缩水约110亿港元。
这惊心动魄的转折,并非毫无征兆。
这背后,是AI行业估值泡沫的缩影。
明略科技的估值轨迹,印证了市场的冷暖变迁:2020年E轮融资时,其投前估值一度高达29亿美元;但随着市场对盈利能力的关注回归现实,到2024年初,其估值已回落至15亿美元,近乎“腰斩”。
对于此次上市,明略科技曾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用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营销推广及一般企业用途,其中约35%将用于提升技术研发能力,40%用于产品开发。
03 四年累亏超23亿元,靠“节流”扭亏的AI独角兽能走多远?
与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表现相对应的是,明略科技的财务报表并不很乐观。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明略科技营收分别为12.69亿元、14.62亿元和13.81亿元,2024年营收甚至出现下滑。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剔除相关影响后,2021-2024的明略科技亏损净额分别为 10.67 亿元、10.98亿元、1.74 亿元、0.45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23亿元。
(图源:招股书)
转机出现在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13.9%;毛利3.60亿元,同比增长25.9%;毛利率达到55.9%,较去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490万元,这是公司经调整净利润首次转正。
然而,这份盈利答卷的背后,并非源于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而是一场深刻的“节流”。
为改善财务状况,明略科技近年采取了激进的成本控制: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支出从7.51亿元降至4.8亿元,再进一步压缩至3.5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59.2%迅速下降至25.6%。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支出则降至1.5亿元,占应收的比例为23.4%。
同时,公司人员结构也已明显调整。从巅峰期团队规模曾达几千人,截至2025上半年,明略科技拥有1681名员工。
这种以牺牲未来换取当下的策略,在技术迭代一日千里的AI赛道,如同一把双刃剑。大幅削减研发投入可能影响公司长期技术护城河与未来竞争力。
当然,明略科技并非没有底牌。作为营销智能与营运智能领域的早期入局者,它仍在一个广阔市场中占据先发优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303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7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7%。
成功上市为吴明辉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和新“弹药”。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在用“节流”换来短期盈利后,如何重新点燃研发的引擎,重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上市不是终点,而是这场生存考验的起点。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593.html发布于 2025-11-05 16:34: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