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脱离微软后,OpenAI开启大规模扩张模式

访客 2025-11-04 16:04:28 76715 抢沙发
脱离微软后的OpenAI正在积极进行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呈现出“疯狂扫货”的态势,该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加强与其他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OpenAI的行动表明,它正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不断寻求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文 | 财华社

OpenAI与亚马逊(AMZN.US)云科技(AWS)宣布达成一项多年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根据协议,AWS将立即为OpenAI提供基础设施,用以运行和扩展OpenAI的核心AI工作负载。

亚马逊:醉翁之意不在酒?

两家公司表示,这项价值380亿美元的新协议将持续七年并不断深化,OpenAI将获得包含数十万颗最先进英伟达(NVDA.US)GPU的AWS算力资源——Amazon EC2 UltraServers,并能扩展至数千万个CPU,以快速扩展其智能体工作负载,预计所有容量在2026年底前部署完毕,并具备在2027年及以后进一步扩展的能力。

AWS为OpenAI构建的基础设施部署采用了精密的架构设计,旨在实现最大的AI处理效率和性能。通过Amazon EC2 UltraServers在同一网络中对NVIDIA GPU(包括GB200和GB300)进行集群化,实现跨互连系统的低延迟性能,使OpenAI能够以最佳性能高效运行工作负载。这些集群设计用于支持各种工作负载,从为ChatGPT提供推理服务到训练下一代模型,并能灵活适应OpenAI不断变化的需求。

AWS为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分部,2025年9月财季,AWS的季度收入实现20.23%的增长,收入规模达到330.06亿美元,远超第二梯队的谷歌(GOOG.US)云151.57亿美元和微软(MSFT.US),微软没有透露9月财季Azure的贡献,但从其2025财年全年750亿美元的规模来看,虽然收入增幅达40%,规模仍逊于亚马逊。

AWS与OpenAI的协议明确约定使用英伟达芯片,但市场关注的是,未来是否有纳入其他芯片的潜力,例如亚马逊自主研发的Trainium芯片。

目前,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正使用Trainium。

早期亚马逊晚了一步,没有及时巨额投资OpenAI,被微软抢先一步拿到OpenAI的云独家供应合约,于是改向OpenAI前研发副总创立的Anthropic投资80亿美元,以赶上生成式AI的发展狂潮。

今年10月29日,亚马逊启用耗资110亿美元建造的AI数据中心“雨燕项目”(Project Rainier),用以训练和运行Claude开发商Anthropic的模型,将在2025年底前使用100万颗Trainium 2芯片。

但是对于OpenAI未来是否会使用Trainium芯片,双方都讳莫如深。

如果OpenAI也使用Trainium芯片对于亚马逊来说,才是对其实力的最优背书,且利润应比作为英伟达芯片中间商高得多。

受此消息带动,亚马逊股价大涨4.00%,至254.00美元,创新高,市值达到2.72万亿美元,但是盘后微跌0.83%。

OpenAI:合作遍地开花,财务撑得起吗?

今年年初时,大股东微软还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供应商,微软自2019年起斥巨资入股OpenAI,总投入或达130亿美元,到如今依然是OpenAI最大股东之一。

但在今年1月时,微软表示不再是OpenAI的独家云供应商,但享有优先提供服务的权利,而且还将OpenAI视为其自研AI解决方案的竞争对手。

前几天,OpenAI宣布完成重组,并与微软进入新的合作阶段,微软将持有OpenAI价值1,350亿美元的27%权益,但不再享有OpenAI的算力供应商优先权。

但OpenAI承诺追加采购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这或相当于Azure于微软截至2025年6月末止财政年度营收750亿美元的3.33倍。

脱离了与微软的独家捆绑后,OpenAI今年以来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包括与甲骨文(ORCL.US)和谷歌(GOOG.US)达成云服务协议。与和超微半导体(AMD.US)算力协议,与博通(AVGO.US)合作建设10吉瓦定制AI加速器等等。

在这次购买算力的合作之前,OpenAI早就是AWS的合作伙伴,其基础模型已在AWS的托管服务Bedrock上,Peloton、路透社等公司都在AWS上使用OpenAI模型执行各种任务。

让人担忧的是,OpenAI达成了数以万亿计的合作,仅在最近两天。就有AWS的380亿美元和追加微软的2,500亿美元Azure采购,两项合计接近2,900亿美元,且大部分由OpenAI埋单,而其收入年化或尚不到百亿美元,如此激进的资本开支,会不会拖垮其财务状况?

这或也是OpenAI如此卖力推进与微软重组的原因,以稳定股权结构,明确估值,好为借贷或新一轮股权融资提供抵押和定价基准。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OpenAI最初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创立,上周,加州和特拉华州监管机构批准了OpenAI推进其新的商业架构计划,通过由其非营利部门持有营利部门价值1300亿美元的26%权益,解决争议已久的结构问题,以便让其进行融资和实现盈利。

当前,OpenAI的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已超越SpaceX和字节跳动,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如此庞大的估值体量,恐怕只有IPO,才能满足其融资和流动性需求

小结

OpenAI在脱离与微软的独家合作后,正以“疯狂扫货”的姿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算力联盟。其与AWS达成的380亿美元多年合作协议是这一战略的高潮,旨在通过获取数十万颗英伟达顶级GPU,为其当前及下一代AI模型提供强大动力。

对于亚马逊而言,此举意义深远。

一方面,AWS通过绑定头部客户,在云计算的“AI战争”中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并直接刺激了股价和市值。

另一方面,亚马逊展现出“双线下注”的阳谋:既服务OpenAI,也重金扶持其竞争对手Anthropic并推广自研Trainium芯片,其终极目标或许是让OpenAI未来也采用其自研芯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战略自主性。

然而,OpenAI激进的扩张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近期与AWS和微软等合作伙伴累计近2900亿美元的支出承诺,与其据称不足百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形成强烈反差。

为支撑这场“万亿赌局”,OpenAI正积极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完成与微软的重组、解决治理结构问题,并跃升为全球估值最高(5000亿美元)的独角兽,这一切都在为其最终的IPO铺路,以获取维持其AI霸主野心所必需的巨额资本和流动性。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529.html发布于 2025-11-04 16:04:2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671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