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周报,黄金市场潜力待挖掘,保险业前三季罚金超3亿,86人遭禁业警告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市场尚未饱和,黄金投资前景广阔,保险业前三季度监管处罚力度加大,罚金总额超过3亿,禁止从业人数达86人,金融科技创新(Fintech)领域持续受到关注,黄金市场和保险业发展动态备受瞩目,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50字左右。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五家银行同日被罚合计超2亿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局集中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信息,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五家金融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合计超过2亿元。公示信息显示,此次处罚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领域广泛。中国银行及其相关责任人因公司治理、贷款、同业、票据等多方面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9790万元。农业银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销售、服务收费不合规以及信贷资金流向管理不审慎,被罚2720万元。除了对银行总体的罚款外,处罚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其中,浦发银行涉及互联网贷款等相关业务违规,被罚款1270万元,相关责任人何荣被警告并罚款。【WEMONEY研究室】
- 央行浙江分行集中开罚,6家银行25名负责人被罚款超1600万
10月以来,央行浙江分行集中公布了一批罚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10月共有6家银行被处罚,累计罚没超1600万元;还有25名相关负责人被警告或罚款,处罚金额从0.75万元到10万元不等。涉及的银行包括光大银行杭州分行、淳安农商行、桐庐农商行、建德农商行、松阳恒通村镇银行、龙泉农商行。
- 保险业前三季罚金超3亿禁业86人
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罚金总额已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9.64%。同期86名从业人员被禁业1年到终身,该数字较2024年同期的38人翻倍有余。2025年第三季度,保险业监管罚单数量达到632张,处罚金额累计1.34亿元,处罚机构369家,处罚人员696人次。 与去年同期相比,罚单数量、处罚金额、处罚机构数、处罚人数方面均有所增加。单是9月份,罚金金额就达到3091万元,同比激增136.9%。监管力度加大还体现在禁业处罚的数量上。仅在10月15日至17日的三天内,监管系统就开出了7张“禁业”罚单,包括1人被终身禁业,4人禁业10年,1人禁业9年,1人禁业3年,监管覆盖了从董事长到基层业务员的各个层级。从处罚原因看,“五虚”问题(虚列费用、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挂保费和虚假理赔)是保险业最高发的违规行为,也是监管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
行业动态
- 国有六大行三季报出炉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09.68亿元,同比增长1.98%;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农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为5507.74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中国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建设银行前三季度营收为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为2573.60亿元,同比增长0.62%。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净经营收入2000.59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邮储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50.8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证券时报】
- 投资浮盈成上市险企利润“放大器”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260.39亿元,同比增长约33.54%,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第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约2478.47亿元,同比增长约68.34%。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第三季度单季净利增速分别高达91.5%、88.2%。“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无疑是上市险企第三季度业绩高增的关键词。例如,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3685.51亿元,同比增长41.0%。新华保险表示,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这背后的推手就是三季度回暖的资本市场。Wind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累计上涨约19.46%。【上海证券报】
- 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尚未饱和,配置黄金的战略价值依然稳固
10月30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313吨,需求总金额达1460亿美元,创下单季度黄金需求的最高纪录。《报告》认为,黄金需求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推动。三季度黄金投资需求激增至 537吨,同比增长47%,占全部三季度黄金净需求的55%。这一增长势头源于多重因素组合的强大作用: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荡、美元的走弱态势以及金价攀升引发投资者的“错失恐惧(FOMO)”心理。【21财经】
企业动态
- 工行内部提拔赵桂德任副行长,曾深耕数字化转型、科技金融等
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聘任赵桂德为副行长,其任职待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并经该行公告后生效。从公开履历来看,赵桂德具备深厚的银行经营管理积淀,任职轨迹贯穿工商银行多地分行与总行核心部门,实务经验全面。其职业生涯中,先后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长、山东省分行行长,后调任总行授信审批部主要负责人,此前还曾执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此外,赵桂德拥有工商管理(国际)硕士学位,获评高级经济师,兼具专业学历背景与实战管理能力。
- 宜宾银行再换行长
10月30日晚间,在港上市的宜宾银行发布公告,蒋琳因“个人原因”辞去拟任的执行董事、行长职务。同日,董事会聘任原四川银行攀枝花分行行长郭华为新一任行长。蒋琳担任行长仅仅4个多月。今年6月4日,蒋琳被委任为执行董事、行长,并且在任职核准前代理行长职务。按照规定,代理期限为6个月。但蒋琳的任职资格,直到辞任也未获监管核准。【格隆汇】
- 光大银行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光大银行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83.52亿元,同比下降13.01%;净利润为125.37亿元,同比下降10.33%。前三季度营收为942.7亿元,同比下降7.94%;净利润为372.78亿元,同比下降3.40%。【金融一线】
- 北京银行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北京银行10月30日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70亿元,同比下降5.71%;实现归母净利润60.11亿元,同比下降1.85%。截至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48922.2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5%;不良贷款率1.2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证券日报】
- 中信银行三季报:规模逼近10万亿,净利润增长3%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89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83%,距离10万亿规模缺口约一千亿元,为国内股份制银行中少数接近该量级的机构。报告期内,该行负债总额为90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9%,资产增速略高于负债增速0.04 个百分点。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3.02%;但同期营业收入 1566亿元,同比下降3.46%,盈利增长与营收下滑形成反差。
- 养老险公司“抢滩”养老金管理市场
历经一年半,比利时富杰对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有了新进展。太平养老近日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和变更股权的批复》,批准公司增加注册资本33333.33 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由30亿元人民币变更为33.333333 亿元人民币;同意比利时富杰保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认购公司10%股权。此次增资完成后,比利时富杰成为太平养老第二大股东。增资“补血”正在成为养老保险公司的集体选择。国民养老保险、泰康养老保险、恒安标准养老保险近两年来都有增资动作。此外,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于2023年末完成由原股东全额认购的2亿元增资;泰康养老保险自2023年起连续实施多轮增资,注册资本从50亿元一路攀升至110亿元。【界面新闻】
- 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净赚457亿元
10月30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3449.09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168.94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9.3%;营运利润为284.74亿元,同比增长7.4%。从第三季度单季度表现来看,中国太保表现亮眼。第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1444.08亿元,同比增长24.6%;利润总额为278.87亿元,同比增长85.7%;归母净利润为178.15亿元,同比增长35.2%。【界面新闻】
- 新大陆完成注销前次回购股份工商变更登记
10月27日消息,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注销前次回购股份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公告显示,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24年12月3日召开的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便审议通过了两项重要议案,即《关于注销部分回购股份暨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以及《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此次审议同意注销回购股份数量达18,965,022股,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也由103,206.2937万元变更为101,309.7915万元,并且对《公司章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随后,在2025年9月10日,公司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顺利完成了回购注销相关事宜。而近日,公司进一步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备案手续,并从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取得了换发的营业执照。【金融虎】
- 联想控股旗下深圳诚正小贷业务资质被注销
近日,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深圳市诚正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小贷业务资质已获同意注销。诚正小贷在金融市场中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其成立于2014年8月,注册资本高达5亿元,在小额贷款领域曾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公司的唯一股东为北京联达企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入探究北京联达企慧的股权结构,会发现其背后有着联想控股的身影。北京联达企慧有3名股东,其中联想控股持股59.61%,正奇(深圳)投资持股37.26%,北京联博企慧持股3.14% 。进一步剖析正奇(深圳)投资的股权构成,其100%股东为正奇能源科技,而联想控股持有正奇能源科技94.62%股权;同时,北京联博企慧为联想控股全资子公司。经过层层股权穿透,不难看出联想控股是诚正小贷背后的大股东。【禾金财经】(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胡珈萌)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452.html发布于 2025-11-03 16:25: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