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寒冬中的突围与3.66亿赌注的挑战
洽洽食品在寒冬中面临挑战,一场3.66亿的赌注与突围战正在上演,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洽洽食品积极寻求突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等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场赌注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更是对洽洽食品战略决策和执行力的一次严峻考验,结局如何,尚待观察,但企业决心和勇气值得肯定。
出品|刻度财经
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的利润困局,是成本端供应链脆弱和原料价高与费用端低效投入和研发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2025年内蒙古新季葵花籽的收购价终于显露回落迹象,洽洽食品的一则资本公告打破了行业沉寂。这家以瓜子起家的休闲食品龙头,用两份截然不同的答卷直面市场。
《刻度财经》研究发现,一边是刺眼的下滑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73%,毛利率跌至近年低位,另一边,洽洽食品与控股股东联手砸下的3.66亿元,成立专攻休闲食品全产业链的投资公司,搭建原料、品类与渠道的底层重构。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休闲食品行业深陷原料成本高企和零食量贩渠道挤压的双重困境下,洽洽的业绩阵痛与豪赌式布局形成明显反差。这绝非一时冲动的决策,却是一家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企业,在周期波动与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既要应对短期盈利压力,又要抢占长期赛道的必然选择。
只是这份选择背后,机遇与风险的博弈远比财报数据更为复杂。
成本刚性上涨与费用低效投入
2025年三季度,洽洽食品营收端的小幅收缩与利润端的下滑形成"剪刀差",而原料价格的飙升与渠道投入的加码,成为洽洽食品压在盈利之上的两座大山。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5.01亿元,同比下降5.38%,单季度维度,2025年三季度营收17.49亿元。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洽洽食品的主要品类葵花籽营收同比下滑。2024年内蒙古极端天气导致葵花籽大量减产,原料收购价同比暴涨,且品质参差不齐。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为避免低质原料损害二十余年积累的品牌口碑,洽洽选择刻意放缓葵花籽的发货节奏,等待新采购季低成本、高品质原料入市。尽管零食量贩、会员制商超等新兴渠道保持放量,试图对冲主业调整的影响,但传统KA渠道的精耕尚处过渡期,终端覆盖与动销效率未达预期,最终未能扭转营收小幅下滑的态势。
相较于营收的温和收缩,利润端的暴跌更具冲击力,增收不增利特征被放大到极致。前三季度,洽洽归母净利润仅1.6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3.17%。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降幅更是飙升至79.46%。2025第三季度,洽洽食品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滑72.58%,扣非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滑74%,利润降幅持续数倍于营收降幅。
成本端的刚性上涨是侵蚀利润的首要原因,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葵花籽、巴旦木、腰果原料成本高位"是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华鑫证券补充强调"2024年内蒙古葵花籽减产是成本压力的起点"。洽洽食品长期依赖内蒙古单一主产区供应葵花籽,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结构,在2024年极端天气下被彻底击穿,当地减产直接引发原料价格暴涨。
尽管洽洽在新疆、甘肃等地建成100多个种植基地,仅新疆单一基地规模达30万亩,但2024年减产风波已暴露供应链脆弱性,备用基地的产能释放仍需1-2年周期,短期成本缓解或难抵极端天气的再次冲击。
成本高压还直接传导至现金流层面。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1亿元,同比收缩52.95%,即便公司账上仍有超40亿元货币资金,短期现金流的紧绷态势已显现,后续若原料价格再次波动,资金链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更值得警惕的是,费用端的软消耗进一步加剧了利润压力,且投入效率堪忧。2025年前三季度,洽洽销售费用达5.10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0.15%,已高于休闲食品行业8.5%的平均水平。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但当前零食量贩渠道已形成鸣鸣很忙、万辰集团双寡头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洽洽为抢占终端货架不得不持续加码促销与返利,却未能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费用,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促销一停、销量就跌的依赖症,陷入高投入和低回报的循环风险。
洽洽食品2025年前三季度虽然研发费用增长了33.11%,为6279万元,相较于其营收规模,投入力度依然有限。此前公司推出的魔芋千层肚、瓜子仁冰激凌等新品市场反响平平,未能形成爆款。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洽洽食品2025年三季度的利润困局,是成本端供应链脆弱和原料价高与费用端低效投入和研发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来看,即便新采购季葵花籽价格回落能缓解部分压力,但供应链重构、费用效率提升与新品孵化均非一日之功,洽洽食品仍面临多重挑战。
新品能突围吗?
面对主业调整与成本压力,洽洽食品没有陷入被动防御,而是通过核心品类升级、新品矩阵扩容与产业链投资布局,试图打破对单一品类的依赖。只是这场破局之战中,既有增长亮点,也有待验证的风险。
洽洽食品的葵花籽作为压舱石业务,在2025年,明确了将新采购季的低成本、高品质原料优先用于新品开发,三季度推出的新品"山野系列瓜子"上线首月抖音旗舰店,精准切入高端瓜子市场。这种品质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路径,既规避了上一季低质原料对品牌的伤害,也为葵花籽业务打开了提价空间,国信证券认为"品质升级和结构优化可规避低质原料伤害,打开提价空间",并预测"随着新采购季原料价格回落,主业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核心品类之外,坚果业务已成为当前最明确的增长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坚果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2.3%,其中"全坚果系列"凭借"100%坚果入料、无添加果干"的差异化定位,与山姆、盒马等会员制渠道的深度合作更是关键推手。
图源:国信证券报告
但坚果赛道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坚果品类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对手均在高端化布局,三只松鼠推出"有机每日坚果"强化健康标签,良品铺子则通过坚果、益生菌创新配方抢占细分市场,洽洽"100%全坚果"的差异化优势能否持续转化为市场份额,还需后续消费者复购与市场的检验。
承载更多破局期待的,是洽洽2025年三季度集中推出的五大战略新品,"魔芋公主-魔芋千层肚"跻身抖音零食类目销量排名榜,"瓜子仁冰淇淋"成夏季爆款,"脆脆熊鲜切薯条"上市半年销售破千万。
这些新品虽契合健康和场景化的消费趋势,但短板同样明显,魔芋制品线下试点面临良品铺子"红油魔芋丝"的直接竞争,且低卡健康赛道消费者付费意愿尚未完全成熟。
小单品的表现更是喜忧参半,难以承担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拼多多旗舰店的香菜味瓜子仁凭借猎奇口味与高性价比登顶类目销量榜,但休闲食品行业"猎奇单品生命周期短"的规律不容忽视,这类产品平均热度周期较短,若后续缺乏持续的口味迭代与营销跟进,很可能快速退热。
值得关注的是,洽洽还试图通过产业链投资为新品突围铺路。2025年三季报披露当日,公司与控股股东合肥华泰集团共同设立上海坤泽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66亿元,聚焦休闲食品全产业链投资,目前已启动葵花籽海外试种,计划从源头掌控原料供应、降低成本波动风险。但这一布局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全产业链投资回报周期长达3-5年,仅种子培育一项就需3年以上周期。
图源:洽洽食品公告
而且休闲食品行业细分赛道众多,若投资方向偏离核心需求,比如过度涉足非优势的饮料领域,不仅难以反哺新品开发,还可能因长期资金投入加剧公司现金流压力。
渠道革新与未来,效率革命与增长确定性
在休闲食品行业渠道变革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洽洽食品正通过渠道结构优化与生产智能化升级,重构人货场的匹配效率。从零食量贩的定制化突围,到智能工厂的效率跃迁,再到全球化布局的稳步推进,其变革路径已显现清晰亮点,但渠道竞争的白热化、智能化投入的短期阵痛,以及宏观消费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在考验这家老牌企业的转型耐力。
渠道端的结构性变革已初见成效,零食量贩渠道凭借定制化SKU实现放量,会员制商超定制产品提升溢价,即时零售渠道"30分钟送达"满足即时需求。
目前,洽洽食品数字化平台覆盖56万家终端网点,可精准推送新品,提升转化效率"。另外,海外市场同样稳步扩张,海外渠道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依托泰国工厂的区位优势,洽洽食品将东南亚市场作为突破口,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3.18%,越南、马来西亚市场增速超20%,"盐焗味瓜子""原味坚果"通过7-Eleven、全家等当地连锁超市铺货,单店月销量达500袋。
图源:洽洽食品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三季度,产品更成功进驻日本堂吉诃德、加拿大Save-On-Foods,成为少数进入欧美主流超市的中国休闲食品品牌,为对冲国内市场波动提供重要支撑。
但是,洽洽食品面临的渠道变革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零食量贩渠道双寡头竞争加剧。洽洽食品,线上渠道依赖抖音等平台流量,若后续流量成本上涨,可能侵蚀线上利润。
在零食量贩渠道,洽洽针对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头部连锁的需求,定制"200g便携装坚果""150g散装瓜子"等SKU,凭借现金直采和灵活利润分成的合作模式。
其中,为量贩渠道专属开发的小规格坚果,因适配高频复购、性价比优先的消费需求,单店日均销量达30袋,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会员制商超渠道则走高端定制路线,与山姆联合开发的全坚果礼盒,2025年中秋档销量突破50万盒,销售额超1亿元,成为高端坚果市场的黑马单品。
即时零售渠道的渗透同样迅猛,通过与小象超市、美团闪购合作实现"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覆盖80%以上核心城市,前三季度即时零售收入同比增长60%,"魔芋千层肚""鲜切薯条"等短保新品在此渠道的复购率达28%,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应急零食首选"。
生产端的智能化升级为效率提升提供支撑,洽洽旗下坚果规模化定制智能工厂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使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区块链溯源增强品牌信任度。华鑫证券认为包装轻量化、工艺改进等措施可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但短期来看,智能工厂前期投入导致管理费用上升,且当前产能利用率不足60%。
除生产环节外,洽洽在包装、仓储、物流等环节推进"轻量化改造":将坚果礼盒纸质包装减重30%,每年节省包装成本1200万元;通过智能仓储系统,原料库存周转天数从60天缩短至45天,减少资金占用超1亿元;物流环节采用"区域分仓+干线运输"模式,产品配送成本从营收的5%降至4.2%,长期来看,这些措施将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洽洽的增长逻辑围绕成本改善、品类放量、效率提升展开,短期的业绩阵痛,本质上是洽洽从单品驱动向全链赋能转型的必经之路。这场突围战并非一帆风顺。
当低成本原料的红利逐步释放,当新品类的增长潜力转化为实际营收,当智能化与渠道变革的效率红利持续显现,洽洽才可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只是这个过程中,需要时间验证,更需要公司在机遇与风险的博弈中,交出更扎实的答卷。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4412.html发布于 2025-11-03 16:10: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