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使刘振民,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不断向前迈进
中国特使刘振民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致力于不断向前迈进,这一行动符合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此举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的能源转型目标,也将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距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10月16日,中国气候变化特使刘振民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 2025年年会“加速落实行动,共筑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主题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中国将与各方密切协调配合,积极推动COP30取得成功。
刘振民说,今年恰逢《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等诸多挑战,各方均对此次大会高度关注,将COP30看作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进程35年来的一届承前启后的大会,COP30应重申对《巴黎协定》的支持,应重申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应确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应确认将为全球公正转型创造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
下个月COP30将在巴西贝伦举行,主席国多次强调COP30的重点是加速落实与行动。刘振民从COP2开始参加气候变化的谈判,代表中国政府达成了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这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发言中,刘振民谈及如何共筑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他认为各国应秉持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坚持正确的多边主义,巩固团结互信的基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必须得到全面有效地实施。其中,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是国际社会最大的共识,也是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意味着应该继续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定不同的行动标识,各国应超越地缘政治纷争,在气候议程中增进互信,强化共识,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置于短期国家利益之上,以便凝聚起最广泛的行动合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但将继续在全球气候合作中发挥好大国作用。
第二,坚持聚焦务实行动,将承诺转化为切实成果。各国需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可行的目标和可用的技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它们以《巴黎协定》承担的任务,也是提振全球气候行动信心的“催化剂”。在落实巴库会议成果的问题上,发达国家还需要进一步推动资金、技术等支持手段的可及性和透明度,确保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有资源跟上全球转型的步伐。中国将继续通过南南合作等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坚持保障公正转型,尊重各国国情与发展权。应对气候变化不应以牺牲发展和民生为代价,尤其对于许多仍在为消除贫困、保障能源安全而努力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必须包容不同国家的起点、国情和发展路径,支持他们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各国应消除单边措施,创造公平贸易环境,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的自由流通。中国将继续提高以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自身能力,支撑好我国“双碳”目标的落实。
第四,坚持鼓励创新引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技术是破解发展与减排两大困境的关键,各国均处于一场深刻的绿色技术革命的前夜。共筑新格局,各国必须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开放合作的技术生态。各国必须打破技术壁垒,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转让与扩散,通过协同创新,把气候挑战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共同塑造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繁荣未来。过去十年,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不断向前迈进。
近期,中国发布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刘振民说,伴随新NDC目标的发布我国将迈进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的攻坚阶段,按照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在2026年将开始的“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碳达峰后将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稳步走好迈向碳中和的每一步的路程,努力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3331.html发布于 2025-10-17 16:32:3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