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访客 2025-10-17 16:20:07 38638 抢沙发
健信超导IPO观察摘要:健信超导的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其“硬科技”定位受到质疑,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存在关联交易疑虑,需要关注其盈利模式、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解决关联交易和客户集中度问题,以应对未来市场挑战。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10月21日,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信超导”)将科创板IPO上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92万股。

笔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健信超导净利润虽实现稳步上升,但产品竞争力存在明显短板,突出表现为毛利率显著落后于同行,与同行平均值的差距至少有20.23个百分点,而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其研发费用率在报告期内始终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由于健信超导此次计划登陆的科创板,核心强调“硬科技”属性,这种薄弱的研发投入背景,直接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疑惑。

客户方面,健信超导每年至少有7成收入是来自前五大客户,客户集中度显著,而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中,GE医疗既是健信超导的竞争对手,也是公司的股东,更是在入股健信超导之后,大举提高了订单,这一蹊跷的时间节点引发对双方交易合理性的怀疑。特别要说明的,在健信超导的关联交易中,作为间接持有健信超导3.1%股权的GE医疗却未被认定为关联方,而两者之间的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这也亟待公司进一步解释。

科研投入弱于同行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2022年-2024年和2025年1-6月(下称“报告期”),健信超导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893.45万元、45064.48万元、42549.75万元、25209.8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3191.84万元,营收在波动,净利润持续增长。

尽管净利润稳步上升,健信超导的产品竞争力却暴露明显短板。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24.94%、24.84%,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6.27%、45.59%、45.17%、47.41%,毛利率至少低于同行平均值20.23个百分点。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这一毛利率差距被指向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42%、6.5%、6.65%,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14.44%、14.41%、18.38%、17.65%,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可比平均值。鉴于健信超导此次拟登陆强调“硬科技”属性的科创板,如此薄弱的研发投入背景,使其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引发了市场的深度疑惑。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竞争对手入股后订单激增,关联交易存疑

笔者注意到,健信超导的业绩还较为依赖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报告期内,健信超导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469.64万元、34555.56万元、33876.24万元、21034.8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3.75%、76.68%、79.62%、83.43%,每年至少7成收入依赖这部分客户,客户集中度显著。

对此,健信超导表示,若未来公司下游行业格局或上述主要客户与公司的业务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或主要客户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而公司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发新的客户,将影响公司业务开展,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健信超导前五大客户中的GE医疗身份特殊,其既是健信超导的竞争对手,也是股东。据悉,GE 医疗旗下通用电气(杭州)于2023年3月以11.93元/股增资健信超导,持股3.1%;而在行业内,GE医疗本身就属于具备MRI设备核心部件自产能力的企业,与健信超导存在竞争关系。这也意味着,作为竞争对手的GE医疗成为了健信超导的股东。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GE医疗入股健信超导后,双方交易迅速增加,2022-2023年GE医疗未进入前五大客户,而2024年GE医疗便以3776.8万元销售额成为第三大客户,到了2025年上半年,健信超导对GE医疗的销售额更是超过2024年全年,这一蹊跷的时间节点引发对双方交易合理性的怀疑。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对此,上交所要求健信超导说明通用电气(杭州)入股发行人的背景、入股协议主要条款约定、双方协商过程,与同时点其他股东是否存在差异,并结合GE医疗投资入股、产品销售的公允性,说明是否应计提股份支付,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同时,GE医疗在自产超导磁体情况下,向发行人采购超导磁体的原因,与其自研产品的主要区别,是否存在其他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及发行人占相关采购规模的比例,以及结合发行人产品导入过程、入股协议约定及协商情况、同月签署战略供货协议、入股后销售收入大幅上升情况等,说明客户入股与产品销售是否属于一揽子安排。

此外,健信超导还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的情况,其中关于重大经常性的关联销售情况如下:

健信超导IPO观察,毛利率落后引发硬科技定位质疑,客户集中与关联交易存疑

也就是说,健信超导并未将公司与GE医疗之间的交易列入为关联交易。一方面,GE医疗通过下属公司通用电气(杭州)间接持有健信超导3.1%的股权,具备股东身份;另一方面,GE医疗还是健信超导的竞争对手与重要客户,2024年起成为前五大客户且交易额快速增长。基于这两层关系,为何GE医疗未被认定为关联方,双方之间的交易为何不按关联交易进行披露与规范,这也亟待公司进一步解释。(文 | 公司观察,作者 | 邓皓天,编辑 | 曹晟源)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3300.html发布于 2025-10-17 16:20: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6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