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媒介化社会下民营企业家行稳致远的策略之道,言短意长之道

访客 2025-10-11 17:29:25 28339 抢沙发
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家要行稳致远,需言短意长,他们应精准把握市场动态,聚焦核心业务,稳健经营,避免过度扩张,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利用媒介传播正能量,赢得社会认同,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变化,民营企业家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与前一代企业家相比,仍然活跃的年长企业家或其继任者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媒介化社会。

整个社会被包围在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和网络关系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都要通过大众媒体或社交媒体平台向公众展示,整个社会逐步变成了“媒介化的社会”。一些自身带有网红气质的继任企业家被过分演绎,让其形象深陷各类“宫斗剧”、“豪门恩怨剧”的戏码中难以脱身,无暇专注企业经营本身。一些严肃的企业治理话题被过分娱乐化,演绎成一个个荒诞不经的“短剧桥段”。

今年以来,有些民营企业深陷品牌声誉的折损之中难以自拔;有些民营企业家深陷负面评价之中难以突围。

企业家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的毕生事业。创业难,守成更难。企业经营行稳致远,很考验创业者及其继承者的智慧,是一件需要反复思索的大事。

在一个充分媒介化的社会中,民营企业家要带领企业行稳致远,至少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内与外的关系

中国人最注重“家和万事兴”,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筚路蓝缕,不断打拼,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等到这一代企业家离去之后,家族成员之间为股权、为经营权、为财产等一切可以争斗的财物争斗不休,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延误了经营、败坏了根基。

经由各类媒介的放大、演绎、夸张,这场争斗势必被传扬甚广,危害也就会无限扩张。家族成员恶斗落幕之时,可能就是双双出局之刻。

诸多案例已经展示了家族成员斗则两害、合则两利的事实,不得不为后续企业经营者诫。这里面,考验的是格局,也是智慧。

公与私的关系

国内企业所有制关系及其改革这些年变化较大,有些企业虽然由民营企业家负责日常经营,但是国资占了相当大的股权。

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各地政府及其国资管理部门多采取“灵活的管理策略”,在尊重历史、友好协商的前提下寻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有序经营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在一个充分媒介化的社会,政府的决策和态度往往也会受到当时社会舆论或公众情绪的影响,甚至左右。

这类企业的日常经营者及其继任者就需要有智慧地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避免信息“误读”与“错判”。

国资管理部门及背后的政府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与互信,借日常经营之名,行“蚂蚁搬家”之实,那“雷霆之怒”也就瞬间降下了。

互信、尊重、守法,是民营企业家处理公与私关系的关键,不要轻易触动国资念兹在兹的“高压线”。

很多时候,搁置股权分歧向前看也是一种智慧。

表与里的关系

民营企业家从赤手空拳打拼出一方天地,大多相信“营销的力量”。

在当下已经充分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中,营销确实可以让一家企业获得超速增长,也可以让其推出的某一类旗舰产品斩获巨大销售额。

我从不否认营销的价值,但是营销能够起作用,要和品质对应起来:一流的营销要有一流的品质做支撑;一流的品质最终会反哺营销的效果。如果徒有营销,品质是出于一种“想象”的话,媒介化社会下的一条微博、一则视频,就可以“摧毁”掉一家企业。

营销与品质的关系本质上是表与里的关系。徒有其表,那企业声誉的急剧坠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心存敬畏、不为己甚、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媒介化社会下民营企业家行稳致远的策略之道,言短意长之道

设计:王璐瑶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2928.html发布于 2025-10-11 17:29: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833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