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专访,闪极科技CEO张波回应高管离职及AI眼镜下架传闻揭秘
独家报道:闪极科技CEO张波回应关于高管离职和AI眼镜下架的传闻,张波表示,公司高管人员流动属于正常现象,目前团队仍在高效运作,关于AI眼镜下架,他解释说这是由于产品升级调整,新的版本将在近期推出,张波强调,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翟智超)日前,有关国内充电与储能明星创企闪极科技部分核心成员职务变动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消息中指出包括AI合伙人潘欣、CTO周万程以及CMO吴浩然等人在内,均已离职。
闪极科技CEO张波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蓝鲸科技记者的专访,对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
关于多位高管离职的消息,张波表示,这些说法中有太多不实之处。"例如,公司历史上并未设置过CMO、销售总监、品牌总监等职位。"
张波解释道,吴浩然的实际职务为海外营销总监,部分报道相关信息未经公司确认。针对蓝鲸科技记者提出的,既然没有CMO一职,为何相关对外资料中显示,"吴浩然为CMO"?张波亦予以否认,并称相关资料并非官方对外发布的内容。
除人事变动争议外,闪极AI眼镜也面临交付与用户体验方面的质疑。
回顾其发展历程,闪极早年凭借设计感与快充技术在移动电源市场脱颖而出。为应对硬件同质化竞争,公司于2023年前后跨界AI眼镜领域,引入潘欣负责AI算法开发,与负责充电技术的CTO周万程共同形成"双业务线"支撑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潘欣曾任Google Brain首位研究软件工程师,推动TensorFlow动态图模式开发;回国后先后在百度、腾讯、字节跳动担任核心职务,主导PaddlePaddle平台优化、无量深度学习框架构建及AIGC技术研发。2024年11月,潘欣加入闪极科技,担任AI合伙人。
闪极科技官方稍早前介绍称,旗下"闪极AI拍拍镜"有望成为国内首款量产的AI拍摄眼镜。
这场转型也曾为闪极赢得资本与市场青睐:2024年底完成亿元级融资,AI眼镜"拍拍镜"A1订单迅速突破10万台。
但随后质疑声传来,有消息称,尽管公司曾高调宣布共创版首批5万台产品24小时售罄,但实际交付量据仅有数千台,用户投诉频发。
对此,张波最新向蓝鲸科技记者透露,"目前我们AI眼镜的海内外的订单超过10万台,会在25年底国内海外同步交付。同时也闪极第二代AI眼镜也已经进入开发阶段,软硬件技术水平都超越目前市面的竞品。"
至于闪极AI眼镜及其海外子品牌loomos AI眼镜在各大电商平台已处于"下架"或"无货"状态的情况,张波称,这个和实际不符,我们loomos AI眼镜只在海外kickstarter平台开启了众筹,承诺发货时间是25年底。
以下为蓝鲸科技与张波的采访实录(内容经编辑删减):
关于多位高管离职的回应
蓝鲸科技: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贵公司技术合伙人潘欣、CTO周万程、CMO吴浩然,以及品牌总监、人力总监、销售总监、设计部负责人等多位中高层骨干均已离职。请问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张波:这些岗位的人员变化情况和实际情况不相符,比如,闪极科技历史上没有设置过CMO、销售总监和品牌总监等职位,相关人员离职更无从谈起。
蓝鲸科技:我们关注到市场上关于吴浩然的专访报道,其标题中采用了"CMO"这一称谓,这是否与您上述说法相悖?
张波:部分报道存在不准确之处,吴浩然的正式职务为海外营销总监,并非报道中提及的"CMO"。事实上,这些报道所发布的采访内容,此前也未与我方进行过确认。
蓝鲸科技:上述人员具体离职具体是什么时候?
张波:周万程今年进修博士学位,目前还是公司技术顾问;潘欣与吴浩然则均在9月初完成了相关关键工作,通过友好沟通的方式离开。
蓝鲸科技:这些核心高管和骨干的离职,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个人发展选择、公司战略调整、组织架构变动,还是其他因素?
张波:随着人数的不断增长,的确有部分高管汰换,但是核心的创始合伙人团队非常稳定。充电产品销售增长迅猛,AI眼镜新品研发加速,新品将很快上市。公司过去这段时间对于业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年底完成了一个亿的新一轮融资后,有了更多的资源,对于部分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的人员,我们从基层到高层都进行了全面人才升级。公司整体人员规模有了进一步提升,人才数量有了显著增加。
蓝鲸科技:近期公司管理层具体有哪些变动?
张波:公司的具体组织架构涉及到公司保密,不能详细告知,非常抱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过去一年多,公司一直在做人才团队的升级,主动对多个岗位做出了人员调整,带来了业务的更快发展。
关于AI眼镜下架消息的回应
蓝鲸科技:众多关键岗位高管和骨干的离职,是否对公司的日常运营、技术研发(尤其是AI眼镜项目)、市场销售策略以及企业文化造成了影响?公司如何应对这些影响以确保平稳过渡?
张波:最近一年公司整体人员是在快速扩充的,过程中难免有人员更迭。各个岗位的人员都有完整的人才梯队搭建,可以做好新老人员的平稳交接。人才团队升级后,充电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和AI眼镜研发进展高效,对于公司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闪极每个月都有多款新品上市,是闪极创立以来,新品上市最密集的时期。
蓝鲸科技:对于这些离职高管所负责的重要业务板块(如AI技术研发、整体技术架构、市场营销等),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接替人选或应急方案?是内部提拔还是外部空降?
张波:我们是在有合适的人选后,进行人员的调整,内部提拔和外部招聘都有推进,过去一年我们合作了超过10家行业内的专业猎头,在研发和营销上都在不计成本招聘行业内的关键人才。同时,也给予内部推荐过万元的奖金激励。广泛招募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加入。目前还在持续招聘中。大家可以关注闪极的各招聘平台。
蓝鲸科技:高管离职,尤其是技术合伙人和CTO的离开,是否影响到AI「拍拍镜」A1产品的后续研发、量产、发货以及软件优化?该项目目前的实际进展、交付数量和用户反馈如何?
张波:闪极AI「拍拍镜」的研发团队超百人,技术合伙人主要负责眼镜相关AI的算法和应用,而且已经完成了核心的工作,CTO是负责充电产品的研发。更多的工作是在眼镜硬件和软件研发,这些部分的开发进度都超预期完成,我们的多款产品会在年底正式与大家见面。
目前我们AI眼镜的海内外的订单超过10万台,会在25年底国内海外同步交付。同时也闪极第二代AI眼镜也已经进入开发阶段,软硬件技术水平都超越目前市面的竞品。
蓝鲸科技:有报道称闪极AI眼镜及其海外子品牌loomos AI眼镜在各大电商平台已处于"下架"或"无货"状态。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战略重心有所调整?未来在AI硬件和传统移动电源业务之间的资源将如何分配?
张波:这个和实际不符,我们loomos AI眼镜只在海外kickstarter平台开启了众筹,承诺发货时间是25年底。目前还在众筹阶段,已经筹集超过200万美金的资金,是这个品类的佼佼者。
蓝鲸科技:此前关于AI眼镜蓝牙通话功能的问题,公司先归咎于芯片供应商后又致歉澄清。这一事件是否对闪极与紫光展锐等合作伙伴的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公司如何维护健康的供应链生态?
张波:我们一直保持与合作伙伴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开发工作中的细节非常多,难免会有一些误会,沟通清楚就可以解除。闪极一直以非常开放的心态和合作伙伴沟通。包括用户以及媒体,相信大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
(注:蓝鲸科技记者 朱俊熹 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nbdnews.com/post/1582.html发布于 2025-09-22 19:01:0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NBD财经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